第0828章 好熟悉的場面(第2/2頁)

就在史可法通過平原軍議完成了“圍德州,監視聊城、安平,以待東虜大隊南來”的布置後,他就將左懋第、張煌言請到了平原,開始布置收復失地的行動了。

由於清軍的主動收縮(也有來不及縮的,現在大都作古了),山東境內現在只剩下德州、安平、聊城還在清軍控制當中。其他地方,一小部分被明軍占領,大部分則處於權力真空。

“仲及、玄著,”在平原縣城中史可法的中軍轅門內,大明總督山東、遼東軍門史可法,正在書房當中和左懋第、張煌言二人說話,“現在山東地面上的清軍收縮的厲害,空出了大片的地盤……咱們如果能填補上去,那麽接下去就能以戰養戰,清軍一定承受不住。”

張煌言這幾年都在山東、遼東做官,當然知道清朝占據的濟北、西兗州、東昌三個府地盤上良田極多……許多山東籍的忠臣良將都虎視眈眈呢!

忠臣良將什麽的……也是地主階級的一員啊!

怎麽可能不喜歡土地呢?不喜歡土地,還北伐什麽?

現在清軍收縮了,濟北、西兗州、東昌三府的平整土地也就擺在大家夥面前了……

所以張煌言不回答史可法的提問,而是將目光轉向了左懋第,左家是忠良,同時也是山東最大的地主!

“憲之,”左懋第說,“濟北、西兗州、東昌三府的土地……不能急於處置!朝廷應該先明確不取分毫歸公,然後再由屯田團練使司和巡撫衙門托管,待北境大定,再行分配。”

張煌言附和道:“還是左撫台周道……但是濟北、西兗州、東昌三府的土地上的農戶怎麽辦?他們可是嘗過計口授田好處的!”

這是個大麻煩!

計口授田的基礎是“公田制”,這也是大清國現在所實行的土地政策的基礎!

而大明朝在東南的兩湖四江閩粵所實行的土地制度的基礎是“私田制”,所以朝廷也持有大量的土地,但是並不能改變私田為本的基礎,而且大明朝廷對於產權明晰的私田,一直是采取保護政策的。

左懋第也有點頭疼,他捋著胡須,思考了一會兒,對史可法道:“土地肯定要重分……不過眼下最好別提這事兒,先把各縣的父母官派出去,再貼安民告示,來個三年免賦什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