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1章 敢問飯在何方?(第2/2頁)

台灣在後世是盛產稻米的,但那是建立在一代代改良稻種和雜交的抗風水稻基礎上的。在17世紀,能夠在台灣島上種植的都是福建帶過去的水稻,容易被台風吹倒,產量不穩。所以必須有備荒的蕃薯、芋頭配合種植,才能確保糧食供應無虞。

至於蔗糖則是荷蘭人引入台灣島的特產,再加上一個鹿皮,就是台灣島的利潤來源。

鄭芝龍從荷蘭人手中接過台灣島後,也在蔗糖產業上投下了巨資。

不過他放下去的並不是血本,而是抵押貸款——由海商銀行向敢於去台灣島上搏一下的福建農戶發放高利貸,再以農戶在島上開發出來的農場做抵押。同時,鄭家的台灣糖行還會和上到搏富貴的福建農戶簽署甘蔗包買協議,收購他們的甘蔗。

貸款利率和甘蔗的收購價格,都是鄭家奸商精心計算過的,一方面能讓苦心經營,運氣也不錯的農戶賺到“大錢”;一方面又將開發台灣的風險,最大程度的轉嫁出去。

賺到大錢的農戶,不過是鄭家展示給那些兩手空空,又做夢都想發家致富的福建農民們看的財富效應。

在一家發財的農戶背後,至少有四家農戶白辛苦一場,甚至把性命都輸在台灣島的倒黴蛋……妥妥的二八效應啊!

而鄭家在這場開發台灣的冒險活動當中,是穩坐釣魚台的。

兩成賺了錢的農戶可以償還貸款,可以源源不斷的向鄭家的糖廠供應蔗糖。而八成虧得一無所有的農戶,只要不死,就得給鄭家打工賺錢還債——要不然台灣島上的無產階級怎麽來?

而且他們辛辛苦苦開出來的農場,也會被鄭家收購,然後再轉賣給從福建過來的新人接盤……只要有財富效應,就會有人前赴後繼上島尋夢。

誰讓福建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自古就是田少人多,從來都不缺敢於出海去尋活路的窮人。鄭芝龍自己,早年也是他們中的一員!

“現在出海去台灣謀出路的都是福建的窮人?”朱慈烺接著打聽出海謀生的事兒,他當然想把大明的旗號插遍寰宇,但他也知道這種事情沒那麽容易。現在的大明王朝可不能背上一個個無底洞一樣的殖民地,所以得多聽專家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