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7章 五路北伐,會攻北京

“十七年四月,朕奉上皇於倉惶之中南狩,不知不覺三年已過,可憐北地千萬生民,南望王師,年復一年啊……”

在第二天的禦前兩府會議上,大明洪興皇帝一上來就悠悠嘆息道。

現在的時間已經到了崇禎二十年的陽春三月,眼看著就是崇禎南遷三周年紀念日了。這可不是什麽好日子!雖然朱慈烺覺得自己和崇禎上皇都混得不錯,一個已經當上了偏安一隅的南明洪興皇帝,一個則當了風流快活的神仙上皇。不過在天下有識之士眼中,洪興皇帝的腦袋上總是有一頂“偏安”的高帽子壓著……

之前有崇禎皇帝負責當昏君背黑鍋,現在崇禎退下去享福了,這口“偏安一隅”的大鍋就得洪興皇帝自己背起來了。

朱慈烺也知道北伐的條件並不太成熟,但是背鍋的滋味也不好受,政治不正確啊!而且東南半壁還有不少改革要推進,譬如說清田檢地——這可是個非常麻煩的事情,不存在幾道聖旨就能辦妥的!所以需要有一定的外部壓力,來讓內部的反對派閉嘴!

又譬如戶籍改革——這事兒和清田檢地差不多難弄,也是會觸及許多人的利益的,因為在戶籍改革的過程中,不僅賤籍、奴籍都要被廢止,和職業掛鉤的戶籍制度也會被取消,而且特權戶(封建社會就別想人人平等了)的數量也會大幅減少,在這個基礎上還會推行官民一體納糧交稅……

另外還有科舉改革的深入,也會讓一大群人不爽!進士科沒有了,舉人實際上也不存在了——中舉就當芝麻官,從九品的差事幹起來!不想當官,那就還是秀才一個。而且秀才還是民戶,一點特權都沒有,當了芝麻官好歹還是個官戶!

總之,洪興皇帝現在就需要搞點事兒出來,好讓方方面面的人物都知道他的厲害!

而山東、淮北的幾個軍閥,正好也不想過安生日子,那就一起搞點事情吧!

“皇爺,臣高傑有兩萬虎賁,全都是久戰勁旅,去歲還在徐州授了土地,人人都有了一份家業,如今個個都幹勁十足,就等著北伐建功好多分些土地了!”

克難朐山伯高傑第一個站出來表態,滿口的大話,說得跟真的似的。

其實在入朝的六個淮北、山東軍閥中,他是最不想北伐的。因為他現在占了徐州、海州兩塊富得流油的地盤。北伐有啥意思?勝利了還能給換塊再好些的地盤?不大可能……沒準就給發去陜西和吳三桂作伴了。

“臣黃得功願為先鋒!直搗燕都!”

黃得功看見高傑跳出來表演,也不甘示弱,也搶著表態請戰。不過和高傑不一樣,他是真心的。

淮北的地盤太窮了!而且他的直轄地盤也比較小——對於以土地為經濟基礎的封建主而言,直轄土地的多寡和肥瘦,直接關系到他在本部勢力中的權威。

高傑的直轄地包括整個海州(直隸州),非常富有,每年光是田賦就不下一百萬石!

所以高傑對所部的掌握能力,並沒有隨著授田建衛而減弱。而黃得功就苦了,朱慈烺最早分給他的地盤是歸德府,後來被豪格搶走了。

在血流溪戰後,朱慈烺也沒有乘勝追擊去收復河南的失地,而是給黃得功分了一點淮北的土地。而且這些土地大多都分給了黃得功的手下——當時朱慈烺想接著分地建衛把黃得功的軍隊改編成諸衛軍,所以就沒給他本人留下直屬地皮。

但是黃得功也不是吃素的,趁著朱慈烺牢絆湖廣的機會出兵吞了屬於海州的桃源、睢寧兩縣。這兩個縣位於南流黃河的西岸,土地肥沃,人口也比較多(上回豪格南侵的時候沒有波及到那裏),所以就成了黃得功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

不過兩個縣的油水終究太少,不夠吃啊!

“好好,”朱慈烺眉開眼笑,連連點頭,“北伐功成之後,九邊塞君之中,必有黃卿的一席。”

在上一回呼應李自成的那場半吊子北伐時,朱慈烺就表示要將北直隸改為北平省,後來設置江都大武漢府的時候,又再一次確認改南中北三京為江(都)南(京)兩都。

因此北伐成功後,朱慈烺也不會再回北京了,而是會設置九邊塞君,為中原之藩屏。

這事兒聽著好像是開倒車搞封建,其實卻是在加強中央集權——因為設置九邊塞君的前提是把中原、山東、北直的大片土地收歸中央直轄。

也就是把軍閥都往北方邊境上攆……

朱慈烺一副大方的笑臉,掰著手指頭道:“遼東、大寧、薊州、宣府、大同、太原、延綏(延安加榆林)、寧夏、甘肅,一共九個鎮,都設藩王府或節度使!吳家拿兩個,代藩一個,唐藩一個,魯藩一個,還剩下四個,就給兩位高卿,黃卿和左卿。至於史卿……保定、真定任選一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