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

京師戒嚴,五城都派有兵勇守衛,加之和議不成,據說洋人已從天津派兵北上,前鋒已逼近通州,城裏的官紳百姓是風聲鶴唳,一日數驚。

周祖培等人覺得園明園僻處京西,事勢危迫,擬請皇上乘輿移幸大內。

先是群推恭親王入見,恭親王豈敢挑這個頭,稱皇上偏信端、肅,他就算去不見得能獲恩準。

周祖培等人見恭親王不願意去,幹脆聯銜上疏,措辭異常誠懇,可呈遞上去之後卻宛如石沉大海,眼見又要被留中,他們又再次聯銜上疏懇請。

看到群臣上的折子,再看看僧格林沁昨兒下午上的密折,鹹豐終於想起了韓秀峰,命大頭傳韓秀峰入見。

十幾天沒見,皇上又憔悴了,韓秀峰恭請完聖安,忍不住提醒道:“皇上,越是這個時候,您越是要保重龍體啊!”

“朕好的很,先瞧瞧這幾道折子。”韓秀峰不是賈楨、周祖培和翁心存那樣的迂腐之輩,鹹豐沒什麽顧忌的,一邊示意大頭把折子拿給韓秀峰,一邊竟又喝起了酒。

殿裏不但酒氣熏天,酒氣中還摻雜著大煙的味道,盡管早聽大頭說過,可韓秀峰還是不敢相信半年前還雄心勃勃、勵精圖治的皇上,現在不但終日借酒消愁甚至染上了煙癮,心裏別提有多不是滋味兒。

“趕緊看,朕忙著呢。”鹹豐不耐煩地催促道。

韓秀峰緩過神,急忙道:“臣遵旨,臣這就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大吃一驚,這竟是幾道截然相反的折子。

周祖培、翁心存甚至連文祥都聯銜奏請皇上回紫禁城,以安定人心。而僧格林沁則對能否抵擋住前鋒已逼近通州的英佛聯軍沒什麽把握,奏請皇上巡狩木蘭。

“皇上,臣看完了。”見皇上沉默不語,韓秀峰定定心神,接著道:“古人雲,君子不立於危墻之下,更何況皇上您,臣以為應早作打算。”

“這麽大事,得容朕再想想。”鹹豐放下酒杯,無精打采地說:“不過正如愛卿所說,不妨先做些準備。”

“皇上聖明。”

“你剛去口外辦過差,熟悉這一路上的情形。寶鋆辦事勤勉,深得朕心,你先去跟寶鋆商量商量,一應準備,便宜行事,妥為辦理。”

“臣遵旨。”

……

內務府有好幾位總管大臣,韓秀峰沒想到皇上最終選擇的是寶鋆而不是文豐,可又不好說什麽,只能趕緊去找寶鋆。

他前腳剛走,皇上就傳召各王公、大學士和軍機大臣入見,讓他們看僧格林沁所上的密折。

沒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不但包括恭親王在內的大多王公大臣極力勸阻,見內務府總管大臣寶鋆竟命順天府和步軍統領衙門派差四出,搜捕車馬。第二天又聽說皇上朱筆諭令內廷王大臣及奏事值日各堂官,入朝待命,巡幸的樣子,愈逼愈真,連六部、九卿科道聞訊之後都聯銜諫阻。

這麽大動靜,很快就傳到了後宮。

任鈺兒捧著抄來的奏疏,小心翼翼地念道:“奏為迫切瀝陳,仰祈聖鑒事,本月二十四日,命內廷王大臣及奏事務堂官,閱看朱筆,有暫幸木蘭之說。臣等傳聞之下,實深惶駭。竊惟京師為根本重地,宗廟社稷百官萬民之所在,皇上一旦為巡幸之舉,則人心搖動,京師必不能守。

且八旗綠營官兵,其父母妻子室廬墳墓,皆在京城,能保其無離散之心乎?萬一六龍雲駕,而兵心瓦解,此時欲進不能,欲歸不得,皇上將何以處此?現在洋人犯順,要求百端,其實西兵不過二萬余人耳,其斷不能擾吾疆土也明甚。

若使乘輿一動,則大勢一散,洋人借口安民,必至立一人以主中國。若契丹之立石敬塘,金人之立張邦昌,則二百余年祖宗經營締造之天下,一旦拱手授之他人,先帝付托之謂何?皇上何以對列聖在天之靈乎……”

懿貴妃念過書,就這麽坐在皇後下首,邊聽邊解釋究竟是何意。任鈺兒很默契地念的很慢,為了讓皇後能聽明白,一道折子念了近半個時辰。

“這麽說皇上不該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京巡狩?”皇後凝重地問。

任鈺兒不敢妄議朝政,放下抄來的奏疏沉默不語。

懿貴妃則低聲道:“群臣們的話有些道理,這個時候怎能出京巡狩。真要是出京,豈不是棄江山社稷於不顧。”

“可要是不走,能抵擋住洋人,能守住京城嗎?”

“通州駐了那麽多兵,不走還有幾分勝算,真要是在這個節骨眼上走,何以面對眾將士,又何以讓眾將士用命!”

皇後一向沒什麽主見,禁不住問:“鈺兒,曉不曉得皇上是怎麽說的?”

“稟娘娘,皇上剛頒了一道諭旨,鈺兒也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