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黔北大亂

陳虎隨伍奎祥駐松坎,葛二小隨劉山陽率三團一百六十多勇壯駐守松坎下遊的水牛塘,陳不慌和陳占魁率四團兩百多勇壯駐高坎,楊大城和陳天如等團首率四團勇壯駐兩河口。

潘二依然坐鎮虹關和酒店埡一線,羊角大營只剩下營務處的六個監生,糧台的七個士紳和商人,以及看守糧餉的兩團一百多勇壯。

通往黔北的大小道路再次設卡,不過負責盤查過往行人的不再是團練,而是綦江縣丞召集的本地保甲。一旦發現形跡可疑之人,得先綁送營務處。如果營務處確認其是良民,那自然是要放的。如果發現其是賊匪,則要等營務處審完搞清楚賊情再押送綦江縣衙法辦。

能在官道上通行無阻的只有松坎大營送公文的勇壯和傳遞奏折的桐梓鋪司兵,為確保因湖廣官道受阻只能走四川的兵部郵傳暢通,韓秀峰奉新任四川總督黃宗漢之命甚至在羊角大營內設了一個臨時驛站,幫著傳遞朝廷發往貴州、雲南以及貴州、雲南發往京城的往來公文。

正因為如此,大營裏的人雖沒之前多了,但依然繁忙。

一天少說也有三四撥傳遞奏折公文的鋪司兵進出,隔三岔五有前去貴州或雲南的文武官員路過這兒歇腳,前往京城趕考的雲貴兩省舉人一樣會在此打尖。所以韓秀峰反而比之前更忙了,不但要時刻關注黔北的動靜,而且要迎來送往,幾乎每隔一兩天就有應酬。

剛送走前往貴州赴任的貴東道福連,松坎大營又差人送來三封急報。

伍濬祥看完之後憂心忡忡地說:“綏陽舉人張春堂昨晚趕到松坎求援,稱趙帽頂率四千余賊匪於本月初八占據了黃魚江,以黃魚江為大營,連當地武舉張飛鵬,文監生劉沛然和武監生蘇正文等人都從了賊,都投靠了趙冒頂的黃號軍!”

文武監生都是可以花銀子捐的,事實上文武監生現而今已經沒文武之分,大多武監生並不懂兵法,甚至都沒習練過刀槍棍棒武藝,十個至少有九個原本是讀書人。

武舉人就不一樣了,雖然不一定懂兵法,也不一定習練過刀槍棍棒武藝,但終究是去省城貴陽考的,不管花多少銀子也捐不著,真要是想捐也只能捐幾個中額。

韓秀峰怎麽也沒想到那個姓張的武舉人竟會從賊,看著掛在墻上的大幅輿圖凝重地說:“這才幾天,就從一千多人變成了四千多人!”

“這四千多還只是趙冒頂的黃號軍,”伍濬祥放下公文,指著輿圖道:“張春堂說趙冒頂、張飛鵬等賊匪與占據蒲老場曾家堡的何元易、令狐桂龍部相呼應,已經直接威脅到縣城。綏陽通往遵義和桐梓的官道已被切斷,他是繞了近百裏走小路來求援的。”

“這麽說他走了好幾天,甚至都不曉得綏陽縣城這會兒有沒有失陷?”

“應該沒有。”

“可據我所知綏陽沒有官軍駐守,綏陽知縣章滌凡也不是個有魄力的官員。”

伍濬祥苦笑道:“張春堂稱趙冒頂攻占黃魚江,張飛鵬等人從賊時,他剛從荔波學署回到綏陽,一聽說縣城岌岌可危便去縣衙求見章滌凡。結果發現衙署內空無一人,直穿三堂,才見著蹲在內宅裏哭泣的章滌凡,而章的妻兒正準備引頸自縊。

張春堂大吃一驚,急忙挽著章滌凡的手說‘兄台要盡節,縣城咋辦?’,開解了一番,然後幫著章滌凡張貼安民告示,派衙役飛報向遵義府事態,並召集城內的士紳商賈勸捐濟餉招募兵勇,訓練城防,等一切安排妥當了才帶著兩個家人來求援的。”

韓秀峰被搞得啼笑皆非,禁不住嘆道:“好一個章滌凡,他上吊也就罷了,居然忍心連累妻兒。”

“失節事大,不到萬不得已,他也不會犯這糊塗。好在張春堂去的及時,不然用不著趙冒頂等賊匪攻城,綏陽就會不攻自破。”

“這個張春堂倒也是個人才。”

“志行老弟,他已經求上門了,現在咋辦?”

想到綏陽在桐梓的東南邊,離這兒比桐梓縣城還遠,地形也比桐梓復雜,並且遠離渝黔官道,韓秀峰權衡一番,無奈地說:“瓊甫兄,我們不是見死不救,而是有心無力。畢竟我們攏共就這麽點人,還要守那麽多地方。”

“可就這麽打發他回去也不合適。”

“他不是已經幫章滌凡向朱右曾求援了嗎,別的地方不救也就罷了,綏陽縣城朱右曾不能不救,不然真要是丟了他這個知府咋跟朝廷交代?再說遵義府現而今缺的不是平亂的人,而是糧餉,我們可以做主先給他們點糧餉。讓朱右曾派駐在松坎的那個姓江的候補知縣就地招募青壯,前去解綏陽之圍。”

伍濬祥沉吟道:“這倒是辦法,可這糧餉給了他們,我們到時候又怎麽跟貴州糧道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