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下)

“韓老爺,您這話說我心坎裏去了。實不相瞞,我父子三人千裏迢迢來京可不是為做現而今這點買賣,就是為了讓我家‘溫永盛’老窖名揚京城。要是京城的王公大臣個個說我家的酒好,您說我今後還用擔心酒賣不掉嗎?”

“所以說得想想辦法。”

“韓老爺有何良策?”溫有余急切地問。

韓秀峰笑道:“溫掌櫃,依我之見這種事四處求人不如只求一人,要是有位翰林老爺喜歡你家的酒,喝完之後詩興大發,寫一首諸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或‘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這樣的詩句,你家的酒想不名揚天下也不成!”

溫有余苦著臉道:“韓老爺,不怕您笑話,這我早想到了,可翰林老爺身份多尊貴,我想巴結也巴結不上,就算巴結上人家也不一定願意幫我家的酒吟詩作賦。”

“以前巴結不上不等於現在巴結不上,”韓秀峰不想再跟他繞圈子,直言不諱地說:“溫掌櫃,實不相瞞,我們重慶府在京官員不多,會館也就很難維持,要是你溫家願意慷慨解囊出資修繕,包括翰林院吉老爺在內的重慶在京官員乃至我們整個重慶士林都會領你溫家這份情,屆時別說幫你作一首詩,作十首八首也不是不可能。”

在去年重慶會館的團拜宴上,溫有余見過吉老爺,曉得吉老爺滿腹經綸,曉得對吉老爺而言作一首詩真不在話下。見韓秀峰如此認真,溫有余有些心動:“韓老爺,修繕會館要花多少銀錢?”

“會館年久失修,怎麽著也得兩千兩。不過溫掌櫃盡管放心,我接下來還要一一拜訪在京城做木材、藥材、桐油、綢緞蜀繡、白蠟和茶葉買賣的幾位四川同鄉,相信他們都願意慷慨解囊,一家出兩三百也就夠了。”

韓秀峰笑了笑,接著道:“再就是我跟吉老爺、錢老爺、王老爺他們說好了,幾位要是願意慷慨解囊,會館修繕好之後既是我重慶府的試館,也將是我們四川在京商人的商館。你們今後議事、宴客、婚喪嫁娶全可以去會館操辦,老家來人也不用再住客棧,只要沒趕上舉子應試全可以去住。”

從外地來京城的主要是“仕”和“商”,各地來京應試的舉子和進京辦事的官員有同鄉京官關照,商人們卻只能相互關照,抱團取暖。

正陽門和宣武門外就有七所商館,分別是“書行”的文昌館、“玉器行”的長春館、“顏料行”的顏料會館、“藥行”的藥行會館、“銀號”的正乙祠、“廣行”的仙城會館和惜字會館。全是由同鄉或同行集資修建,在京的諸多問題,如食宿、聯絡、集會、酬酢、慶典、救濟、殯葬……都可以在那裏尋求幫助。

四川的在京官員不多,商人更少。

別說行館,迄今連個商館也沒有。

溫有余很羨慕江浙、湖廣、安徽和山西等地的在京商人,很羨慕人家有會館。尤其跟人家談買賣的時候,他只能在這個破舊的小院兒或去外面的酒館茶館,而人家卻可以坐在會館裏談,找中人一句話的事,銀錢周轉不過來也是一句話的事,而且有排面。

看著他若有所思的樣子,韓秀峰趁熱打鐵地說:“如果溫掌櫃願意,大可牽頭把四川在京商人同鄉會倡立起來,有了同鄉會今後相互之間也就能有個照應。”

“韓老爺,您是說我們四川也倡立個商幫?”

“有何不可,別人不曉得溫掌櫃你是曉得的,我們四川老家以前各行各業多興旺,可現而今成啥樣了?經營洋貨、山貨、土貨、米糧、棉紗、布匹、邊茶、藥材的全是八省客商,把我們四川的錢全賺走了,他們靠的是啥,不就是抱團麽!”

韓秀峰痛心疾首,溫有余感同身受,因為山西商人已經把酒賣到四川了。

他想了想,一臉無奈地說:“韓老爺,要是能有個同鄉會自然好,只是一個人一個想法,想倡立談何容易。”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溫掌櫃願意,我重慶會館當鼎力相助!”韓秀峰敲敲桌子,旋即話鋒一轉:“再就是商館修繕好之後不能沒個主事,這個主事當然要由同鄉客長來兼任,依我之見溫掌櫃你最合適。”

“韓老爺,您別開玩笑了,我哪行。”

“我說你行你就行!”韓秀峰笑了笑,接著道:“實不相瞞,我這個會館首事做不了幾天,等補上缺就要領憑上任,我走之後會館不能沒人照看,如果溫掌櫃願為同鄉福祉挺身而出,吉老爺、王老爺、錢老爺那邊我去說。”

溫有余愣住了,愣了好一會兒才小心翼翼問:“韓老爺,商館也是你們重慶府的試館,我一個沒功名的瀘州人能去照看試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