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行行復行行(第2/4頁)

給寇季叩首的人,從幽州城開始一路到古北口,就沒有停過。

無論是蘇洵、包拯、狄青、劉亨,還是幽州等地的官員,都覺得,如此才算是大丈夫。

寇季一行人到了古北口,叩頭的人少了。

但是送禮的人多了。

古北口的禁軍將士,幾乎將古北口附近的山林清理空了,給寇季送了不少珍貴的皮毛等物。

古北口守將王凱,更是率領著親隨親迎三十裏。

又親送了三十裏。

若不是寇季不肯在關城內歇息,王凱還準備多留寇季幾日。

出了古北口,就是一望無際的叢林和良田。

以千畝為限,五百畝樹木,五百畝良田,幾乎成了古北口以外所有土地的標配。

古北口以外的土地,就像是被刀子化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方塊。

每一個方塊,都是一個農莊。

莊戶人數不多,主家一戶,從家十戶。

主家一個個像是土財主。

從家雖然穿著打扮不怎麽樣,但是一個個精神飽滿,顯然是吃喝不愁。

偶爾會有馬群、牛群、羊群,在丘陵和山間奔跑。

丘陵和山林並沒有被開墾,所以成了放牧人的樂園。

雖然沒有了策馬馳騁千裏的快感,但是看著一個個牛羊一點點長胖,放牧人臉上的笑意十分濃烈。

寇季最喜歡的還是那些背著書袋子在大道上你追我趕的孩童。

一些孩童還坐在牛車、驢車上緩緩前行。

拉扯的大多數是罪籍。

但是坐在車上的孩子,卻分不清楚是百姓的孩子,還是罪籍的孩子。

他們三五個湊在一起,拿著書本,賊頭賊腦的四處張望,十分有趣。

“張公功蓋千秋啊……”

寇季入渤海府的時候,幽幽的感嘆了一句。

遼地的百姓和罪籍能夠和平相處,全是張知白的功勞。

遼地從昔日戰火紛飛,你爭我奪的場面。變成了男耕女織,欣欣向榮的場面,都是張知白治理遼地多年的功勞。

入了渤海府。

寇季等人就有些傷感。

唯有劉亨沒心沒肺的在哈哈大笑。

原因是劉亨不打算跟著寇季去韓地,他打算去西陽幫自己的兒子劉伯敘經營一番西陽,指點一下劉伯敘。

寇季也沒有自私的將劉亨拴在身邊。

劉亨為兄弟情義,扔下了兒子,陪著他在汴京城待許多年。

如今也該跟兒子團聚了。

渤海府碼頭上。

兩艘有別於其他船只的大船停靠在岸邊。

大船不止是木料營造的,上面還有許多鐵皮、鐵角。

更重要的是配備著一些床弩、重弩等武器。

船上的水手更像是一個個的兵卒。

據說一艘船可以容納一千三百余人,可以栽許多貨物。

反正在寇季眼裏,這兩艘船算得上是他在古代見過的最大的船只。

寇季依稀記得,明朝的鄭和下西洋的時候,用了海船,最大的可以載一千人,以及許多貨物。

也就是說,停靠在渤海府碼頭的兩艘船,恐怕已經超過了鄭和下西洋用的大船。

寇季覺得,這大概是木船的極限。

沒有具體的參考物,寇季只能依照自己的揣測評判。

寇季吩咐人將他為劉亨準備的貨物搬上了船,眼看著劉亨招攬的人徐徐上了兩艘大船,還有一些人登上了兩艘大船周邊的小船。

最後又眼看著劉亨踏上了上船的梯子。

劉亨站在梯子上,眼中有些泛紅的沖著寇季喊了一聲,“四哥,等我幫伯敘那個臭小子打理好了西陽,我就去韓地找你。”

寇季笑著點點頭,目送劉亨登上了大船。

眼看著劉亨坐著大船緩緩遠去以後,才笑著對身邊的蘇洵、包拯、狄青三人道:“知道我為何不傷感嗎?”

蘇洵、包拯、狄青三人一愣,緩緩搖頭。

寇季笑眯眯的道:“我賭他明年今日,會駕著船出現在韓地的碼頭。”

狄青有些茫然。

蘇洵和包拯也皺起了眉頭。

三個人才了一會兒,猜不透,包拯便開口詢問,“為何?”

寇季哈哈大笑道:“今日的西陽,亦非昨日的西陽。他說他回西陽幫劉伯敘治理封地?等他回到了西陽,他就會發現,他除了能幫劉伯敘整頓一下西陽的兵馬外,其他的什麽也做不了。

他幫劉伯敘治理西陽?

劉伯敘教他治理西陽還差不多。”

包拯三人聞言,莞爾一笑。

仔細想想,寇季說的也對。

劉亨從出仕到如今,幾乎就沒有治理過地方。

他不是在皇城司當間諜,就是在邊陲上練兵,要麽就是如同土匪一樣,占據著倭國當奴隸主。

如今的西陽可是劉氏的封土,需要吏政,需要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