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1章 趙禎的郁悶(第4/4頁)

地方兵就可以化身為百姓,在交趾開墾良田,種植莊稼。”

趙禎聽到此話,哭笑不得的道:“如今我大宋的地方兵中,有五成都成了耕農了。”

河西的地方兵在種田、興慶府的地方兵也在種田、燕雲十六州的地方兵也是如此。

最誇張的還屬於遼地。

禁軍閑暇了都得看管著那些罪籍去種田。

寇季跟著趙禎笑道:“我大宋如今疆域大了,所需要的兵馬也就多了。養這麽多兵馬可是需要錢的。

那些兵馬非戰時,除了操練,大部分時間都是閑著的。

若是不有效的利用起來,那就是浪費。

像是我大宋此前的廂軍,大部分除了混吃等死,什麽也不做,什麽也做不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大宋大批的錢財都會耗費到了軍費中。

如今,朝廷只需要提供將士們所需的軍備就行,將士們所需的錢糧,完全可以自己種。

朝廷不僅養活了數量龐大的兵馬,還借著他們為朝廷賺的不少錢。

遠的不說,就說剛剛到手的遼地。

去歲一年收獲的糧食,不僅滿足了他們自己的溫飽,還讓朝廷跟著大賺了一筆。

這筆錢,發放了他們的餉銀以後,還剩下不少。

而這些錢,朝廷剛好可以用來在遼地推行蒙學。

雖說還差了一些。

但卻開了一個好頭。

要是他們什麽都不做,只是等著朝廷派錢給他們的話,那朝廷有多少錢都填不滿。”

趙禎點了點頭。

如今的大宋禁軍,那是絕對的職業兵。

大宋的地方兵更像是唐朝的府兵。

戰時為卒,閑下的時候就是百姓。

唯一的區別就是,大宋的地方兵,不種自己的田,種的都是官田和新開墾的荒田。

大宋的將士,不像是黑汗國的將士。

黑汗國的將士,除了上馬燒殺搶掠以外,什麽也不會。

大宋的將士,上馬就是能征善戰的悍卒,下了馬人人都是伺候莊稼的好手。

也正是因為如此,朝廷讓他們種田的時候,他們就能種,還能種好。

在一畝地產糧交夠了朝廷的,剩下的可以當成貨物賣給朝廷的政令激勵下,將士們種田的情緒十分高漲。

此事是寇季和趙禎經過了多番調查以後定下的。

他們定下的標準,不僅確保了朝廷有得賺,也確保了將士們能撈到一點兒油水。

就是這點油水,足夠讓軍中上下的將士嗷嗷叫。

他們有自己的軍餉,再加上這麽一點點外快,收入還是很豐厚的。

每一個季度末,回家探親的時候,給家裏割一斤肉或者扯一尺布,看著家裏的老人、妻子、孩子臉上燦爛的笑容,他們就算是再辛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大宋的男丁,甚至可以說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男丁,都是這樣的。

自己在外面再苦再累,只要能用苦和累換來家裏人燦爛的笑容,他們心裏就暖烘烘的。

寇季提出的從各地調遣地方兵只是權宜之計。

但是足以應對交趾人手不足的情況。

趙禎在和寇季商量妥當此事以後,就拉著寇季一起去用膳。

吃過東西以後,又跟寇季一起商量了一下對蔡齊的封賞。

如今的大宋是公平的,你付出了什麽,就得到什麽樣的回報。

雖然功利也一些,但總比光吃飯不幹活要強。

沒人會對此事有所不滿。

也不會有人站出來指責什麽。

因為有資格用道德指責寇季和趙禎太功利的人,如今不是在天聖館內研究學問,就是在各大書院裏教書。

名宿大儒,各有所求。

所以他們向大宋貢獻力量的方式不同。

那些淡泊名利,甚至不喜歡跟人湊在一起研究學問的名宿大儒。

在得知了大宋廣推蒙學以後,也默默的站出來為大宋出了一把力。

他們悄無聲息的走進了各地的蒙學,成為了蒙學裏一個微不足道的先生。

看著那些稚嫩的面孔跟著自己牙牙學語,心裏十分舒爽。

也正是因為如此,沒有幾個人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抨擊寇季和趙禎。

大宋要聖賢有聖賢,要教化有教化。

特別是教化,做的比歷朝歷代都好。

就憑借這一項功績,足以讓那些喜歡拿道德說話的人閉上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