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6章 古北口(第2/4頁)

趙禎沒有回答寇季的話,而是笑著問道:“四哥覺得高麗好,還是倭國好?”

寇季不明白趙禎為何突然顧左右而言他,但還是認真的回答道:“各有千秋……”

趙禎聽到此話,略微愣了一下,笑著道:“也是……四哥你從沒有去過高麗和倭國,自然沒辦法分辨他們那個好。

朕覺得兩處地方都不錯,就是兩處地方的人都沒什麽骨頭。

倭人還好一些,遇到了強者就果斷依附。

高麗人不僅是軟骨頭,還是墻頭草。”

寇季疑惑的盯著趙禎。

趙禎繼續道:“朕更傾向於高麗……因為高麗到汴京城水陸兩路都能走,相對而言也近一些。”

寇季狐疑的盯著趙禎道:“官家此話是何意?”

趙禎搖頭一笑,邁步離開了。

寇季急忙開口,“官家,東境和北境的兵馬全部由臣一個人調遣,是不是不太妥當?”

寇季再次問出了這個問題。

趙禎卻沒有開口。

寇季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趙禎離開了城主府。

趙禎回到了行宮以後,一道道禦令就傳出了行宮,傳給了東境、北境所有的大將軍、將軍。

這是趙禎入了燕雲以後,第一次正式的向大軍傳達自己的命令,也是最後一次。

禦令的內容很簡單。

東境、北境,無論地方兵,還是禁軍,皆歸寇季調遣。

不從寇季軍令者,寇季可先斬後奏。

無上限,亦無下限。

也就是說,沒有品階限制。

只要東境、北境有人不聽從寇季調遣,寇季皆可以斬了。

哪怕是個王爵,只要在軍中任職,不聽寇季號令,寇季都可以先斬後奏。

寇季在得知了這個消息以後,驚的是目瞪口呆。

寇季覺得趙禎是在作死。

他的權力已經十分龐大了,趙禎還這麽搞。

這要是有人趁著寇季不注意,將黃袍披在了寇季身上,那就真沒趙禎什麽事了。

寇季有心推辭。

可還沒等他將推辭的話說出口。

趙禎已經吩咐人打點了行囊,帶著人,護持著曹瑋,離開了幽州城。

在離開之前,趙禎還特地留下了一封詔書。

封王詔。

受封的不是寇季,而是躺在幽州城外的已故的太尉楊業。

寇季曾經答應楊文廣,在燕雲歸宋以後,就奏請趙禎為已故的太尉楊業遷慕。

只是如今楊文廣人在北疆,趙禎不可能越過楊家人,為楊業遷墓,所以就留下了一道封王詔,以作補償。

依照楊業對大宋的功績,還達不到死後追封為王的標準。

但大宋死後追封為王的標準可不僅僅看生前的功績,還看其子孫的功績。

只要其子孫功績足夠大,其人死之前縱然是平民之身,也有被追封為王的機會。

政令規條上是祖上三代。

一般只授給重臣,而且還是那種家中祖輩已經亡故的重臣。

家中祖輩若是活著,朝廷縱然封賞,也不會優厚。

追封在大宋是一個榮譽的象征,而不是權力和錢財方面的。

所以有一定的規章制度。

已故太尉楊業的功績不夠,但楊文廣的功勞夠了。

不僅楊文廣,其他幾個人的功勞也足夠將祖輩的追封推上王爵之列。

所以趙禎越過了中樞,留下了一道封王詔給已故的太尉楊業,並不會讓任何人感到不滿。

朝中的那些官員知道了此事以後,不僅不會有閑言碎語,還會鼓動著趙禎多追封幾個。

此次參與到大宋東、西兩處戰場上的武臣,功勞都十分大。

某人甚至已經功高蓋主。

趙禎多追封幾個武臣的先祖,相對的就會削弱幾分武臣的功勞。

再給武臣兒子身上封一些爵位和官職,武臣的功勞會被削減到極低的地步。

如此一來,也不會出現封無可封的局面。

朝堂上的規矩,有過不一定會罰,但是有功必須賞。

哪怕是一點點小到微乎其微的功勞,都必須賞。

如此,朝野上下的文武官員才有動力為朝廷做事。

更重要的是,似寇季這一類的巨佬級人物,若是有功不賞的話,即便他自己沒有什麽怨言,他手底下的人也會不服。

寇季在提點刑獄司任職的時候,為上官張倫抱屈,沒有遭到其他人喝斥,也沒有遭到其他人反對,就是因為朝堂有這麽一個隱性的規矩存在。

趙禎走了。

走的很匆忙。

走的很灑脫。

留給寇季的是一份詔書,一張紙,以及半枚兵印。

寇季拿到三樣東西的時候,站在行宮門口愣了許久。

詔書是追封楊業為瀚海郡王的詔書,並沒有什麽值得人注意的。

讓寇季在行宮門口愣了許久的是那一張紙和半枚兵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