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4章 撲朔迷離(第3/4頁)

“我沒有離官家而去的意思,我只是對官家輕易交出寶璽感覺到憤怒。”

寇季咬著牙沉聲道:“我們所作的一切,都是因為那個寶璽。宮內發生的一切,也是因為那個寶璽而起。越是如此,我們就越應該守住寶璽,將那些魑魅魍魎,一網打盡,盡數掐死。

唯有如此,我們才對得起我們這些年的所作所為。

我們不能倒,更不能哭。

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應該堅定的走下去。”

趙禎紅著眼,重重的點頭道:“朕向四哥承諾,以後不會再拿寶璽說事。”

寇季點點頭,道:“宮裏發生的兩樁命案,我已經有了一些眉目,一會兒我跟你一起回宮,回宮以後就著手調查此事。

不過,我一個人在宮裏調查此事,困難重重,所以我需要武德司的人配合我。”

趙禎鄭重的道:“朕會吩咐武德司的人,聽從四哥的調遣。”

寇季遲疑了一下,盯著趙禎道:“如果……如果真查到了楊太妃的頭上,官家打算如何處置?”

此事寇季必須問清楚。

趙禎痛苦的閉上雙眼,低聲道:“貶為庶民,流放千裏。”

寇季眉頭一挑,“饒她一命?”

趙禎吸著冷氣,心痛的道:“她對朕有養育之恩。朕若殺了她,天下人如何看待朕?”

寇季嘆了一口氣,沒有在再多言。

眾口鑠金,再大的權勢,也難敵天下悠悠眾口。

一些愚孝的故事,對古人的影響很大。

即便官方的律法對愚孝和孝順給出了辨別的條文,但百姓們中間絕大多數人依然信奉著愚孝,並且代代相傳,從未斷絕。

為母舍子,那是值得被稱贊和傳揚的佳話。

為子舍母,那會被百姓們所不齒。

楊太妃若是真的害了皇嗣,那是她的罪過。

可若趙禎因此斬了楊太妃,那就是趙禎的罪過。

百姓們會因此將趙禎描繪成一個不孝的人。

大宋奉孝,趙禎身為大宋官家,若是不孝,他在民間的威望將會大大減弱。

趙禎若是想維持現狀,什麽也不做的話,那他將楊太妃斬了也就斬了。

民間的百姓再怎麽議論,對他的影響也不大。

可趙禎隨後要革新文制,其中最需要的,就是取得百姓的信賴。

若是在還沒有取得百姓們信賴的時候,就先背上一個不孝的名聲,那百姓們誰信你?

“入宮吧……”

寇季淡淡的說了一句。

他心裏已經有了決定。

若是楊太妃謀害皇嗣,是情有可原的話,他可以放楊太妃一馬。

若楊太妃是其中主謀的話,他不介意斬了楊太妃。

殺人不過頭點地,欺負人也不是這麽欺負的。

不能見趙禎仁慈,就將趙禎往死裏欺負,讓趙禎打掉了牙往肚子裏咽。

至於斬了楊太妃以後的後果,寇季一點兒也不在意。

趙禎又不可能殺了他,無非就是在朝野上下的輿論中罷了他而已。

但他現在還在乎罷官?

真要罷了官,他很快也能得到起復。

趙禎不可能因為他斬殺了一個謀害皇嗣的主謀記恨他。

滿朝文武也不可能因為他斬殺了一個斷絕社稷大統的人記恨他。

即便是有一些不願意看到寇季起復的人,從中阻撓,也起不了什麽太大作用。

寇準經營多年的門生故舊,以及他經營了多年的關系,不是白經營的。

他真要斬了楊太妃,唯一要承擔的惡果就是,不能再由武轉文,出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了。

畢竟,朝野內外,沒有一個人願意看到一個斬了皇帝養母的人,坐到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位置上。

滿朝文武不記恨他是一回事,願不願意看他坐在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位置上,又是另一回事。

寇季和趙禎出了屋舍,一同下了文昌學館。

寇準站在半山腰上,瞧著趙禎和寇季並肩下了文昌學館,小聲的嘀咕了一句,“趙恒……你不如你兒子……”

寇忠在一旁仰著頭,望著萬裏晴空,假裝自己在數星星,假裝自己什麽也沒聽到。

寇準回頭瞥了一眼仰著頭的寇忠,不屑的道:“他還能爬出來找我不成……哼……”

寇忠翻了個白眼,不想說話。

寇準越活越回去了,有時候英明的不像話,又時候又蠻橫的像是個鬧脾氣的孩子。

老小孩、老頑童,大概說的就是現在的寇準。

寇準的嘀咕,趙禎和寇季自然聽不到。

二人下了山,乘車入了汴京城。

一路過了金水橋,入了宮。

趙禎將寇季放在了後宮宮門口,對寇季道:“種世衡不知道怎麽想的,偏偏在這個時候奏請將三衙和樞密院合為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