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8章 你們記一下……(第4/4頁)

一增一減之間,就能催生出百萬貫的錢財。”

衙兵、守城、守關兵馬,絕對是大宋兵馬中最含糊的存在。

特別是衙兵和守城的兵馬。

拿的是朝廷的軍餉,卻不歸樞密院和三衙管轄,而是有地方衙門在管。

比如縣一級衙門,管束衙兵和守城兵馬的官員就是縣尉。

朝廷對於衙兵的配合是五百人一縣。

大宋朝有多少個縣?

數以百計。

依照這個配額,算下來,衙兵數目絕對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地方衙門要剿匪,緝盜的時候,一般調動的都是衙兵。

除非是匪徒實力過大,才會請調附近的駐軍。

有些地方,甚至將守城的兵馬跟衙兵,混為一談的用。

但卻領著朝廷雙份的軍餉。

守關兵馬就更尷尬。

拿著朝廷的俸祿,歸三衙和樞密院掌管,卻不隸屬於其他有番號的軍隊。

偶爾調動,那也是關城跟關城之間互相調遣。

守關將士的數量不多,往往以一營為單位。

重要的關城,自然有重兵坐鎮。

守關將士幾乎都是打雜的。

不重要的關城,就只有守關將士在。

坐鎮在他們附近的兵馬,沒有一個承認他們是自己人,也不將其納入自己的番號。

所以守關的將士在大宋十分尷尬。

他們有時候歸當地衙門管,有時候歸關城附近的駐軍管,也有時候歸各地安撫司衙門管。

總之,誰都能管他們,誰都不願意管他們。

之所以造成如此局面,就是因為大宋兵制的問題。

大宋兵制將他們單獨提溜了出來,坐鎮各地的兵馬自然不可能將他們提溜進去。

因為將他們納入到自己軍中以後,會占據軍中的兵額,影響人家吃空餉。

總而言之,大宋的官制亂,兵制也亂。

從而也導致了,大宋明明每年花費著高額的軍餉養兵,關鍵時候卻沒有多少人可用的場面。

王曾的話,算是切中的大宋兵制的一大要害。

他的話說完,趙禎等人皆贊同的點點頭。

王曾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以後,其他人也相繼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最後才輪到了寇季。

趙禎在曹、呂二人爭吵過後,挨個點名詢問,留下了寇季壓軸,也有他的深意。

寇季一旦開口,那就不是一兩條建議,更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完的。

更重要的是,寇季一旦開口,其他人幾乎就沒有發表見解的必要了。

因為寇季手裏握著他們君臣二人,以及樞密院大小官員,研究了近一個多月的研究成果。

在輪到了寇季發言的時候,趙禎並沒有開口點名。

而是看向了寇季。

其他人也紛紛看向了寇季。

寇季在所有人注視下,笑著道:“我的話可能有點多,諸位若是想記的話,可以記一下。”

呂夷簡等人聞言,不以為然。

大宋朝不相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話,所以在議論政事的時候,沒有人做會議記錄。

朝堂上倒是有專門的會議記錄官。

不過人家主要記錄的是趙禎平日裏的一言一行,對於朝堂上發生的政務,不會用太多筆墨。

比如今天的兵制革新的討論大會,在記錄官的起居注上,很有可能就是簡單的幾句話。

某年某月某日,帝於北宸宮宴請朝臣簡、曾、季、瑋等八人,帝言兵制有缺,八人皆附之,帝隨議之……

如此會議記錄,那是會議記錄嗎?

寇季見呂夷簡等人不以為然,沒有再提醒,開口道:“官家要革新兵制,不是說要革新兵制中的某一條,而是全部。

只要是不利於我大宋的,都在革新之列。

我跟樞密院的同僚,商議了數日,最終將要改的兵制,以及如何改,商討了一個大概。

我現在說出來,諸位一起參詳一下。”

寇季此話一出。

呂夷簡等人一臉愕然。

他們總算是明白了寇季為何會在開口前,提醒他們記一下。

寇季明顯有很多話要說,多到他們的腦袋不一定記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