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0章 還沒出生,就被惦記上了……(第2/3頁)

“哦……”

寇季答應了一聲,趕忙離開了別院,去文昌學館處。

文昌學館,依山水而建。

囊括了整個瑞安鎮的私塾,占地面積達到了瑞安鎮的三分之一。

其中分別設有文昌私塾、文昌書院、文昌學館。

文昌私塾是原有的瑞安私塾。

寇準在原有的瑞安私塾的基礎上,梳理管理有些混亂的瑞安私塾,將其納入到了文昌學館,成為了文昌學館的一部分。

文昌私塾,主蒙學。

教授識文斷字,以及一些蒙學的書籍。

招收的學生,分別是六到十二歲。

非瑞安鎮上的學生,超過了十二歲不收。

文昌書院坐落在文昌私塾和文昌學館之間,建立在山腳下,五丈河旁。

那是一座占地面積和文昌私塾一樣大的書院。

校舍、馬場、馬房、射場、演武場、藏書樓、琴樓、棋樓、書樓、畫樓等等一應俱全。

書院裏教授學生們,讀書、識經、吟詩作賦、六藝,以及各類雜項。

各類雜項,學生們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選修。

在建立文昌書院之初,寇準並沒有將騎射、武藝、兵法謀略等算在其中。

還是寇季向寇準陳述了一番利害關系,寇準才添上了騎射、武藝、兵法謀略。

值得一提的是。

當那些名宿大儒們被邀請到了汴京城以後,得知了文昌書院裏有騎射、武藝、兵法謀略以後,不僅沒有強烈反對,反而贊成了此事。

其原因是,這些個名宿大儒們,在幼年求學的時候,也曾習過騎射、武藝。

而現今太學、國子監內,武備荒廢,他們覺得有必要重振一下武備。

當然了,更重要的是。

文昌書院招收的學生年齡皆在十歲到十八歲之間。

學生們有多余的時間去涉獵這些東西。

且不需要參加春闈,所以不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治經。

文昌書院,在那些名宿大儒們眼中,就是一個過度的書院,不需要他們太重視,太挑剔。

比較起來。

囊括了半山腰,以及山頂了文昌學館,就嚴苛了許多。

沒有固定的年齡限制,但是卻有十分嚴苛的考核制度。

其考核的各項題目,遠比科舉場上的秋闈還要嚴苛三分。

課業只有兩項。

治經、雜學。

其中各種雜學屬於選修,是在文昌書院雜項的基礎上,做了一次延伸。

唯有治經是必修。

因為治經是科舉考核的根本,也是學生們晉身仕途的根本。

整體的文昌學館,可以說是滿足了一個讀書人,一生所要經歷的一切課業。

像極了後世的那種小初高大的模式。

一切皆源於寇季的影響。

寇準在創辦學館之初,只想創辦一座類似於嶽麓書院一樣的那種學院,甚至規模還要比那個小一些。

但是前來幫助寇準創辦學館的人太多。

財力又足夠豐厚。

寇季只是稍微影響了一下,就達到了如今的規模。

寇季一路穿過了文昌私塾,到達了文昌書院,沿著文昌書院後面的山道,到了半山腰。

山頂的一些設施還在營造。

所以文昌學館的先生們,皆在半山腰上居住著。

文昌學館的大部分的校舍,也在半山腰上。

寇季到了以後,找到了寇準安排的兩個副山長,陪著他們一起,籌備開館的儀式。

由於開館的時候到的人比較多,且其中有一大部分人非富即貴,所以需要好好的安排一下。

比如,放置趙禎座椅的高台,就需要好好搭建一下。

既要保證安全、堅固,也要保證用過以後便於拆除。

還要準備趙禎到了文昌學院以後的吃喝用度。

因為關系到趙禎的安慰,所以寇季必須全程盯著,全程檢測。

事倒是不多,就是麻煩。

忙累的時候,寇季就有一種去信一封,讓趙禎別來的心思。

可看到了那些名宿大儒們,為了趙禎駕臨以後的事情,忙的上氣不接下氣,卻依舊喜氣洋洋的,寇季就知道,他們有多渴望趙禎能夠駕臨文昌學館。

若是因為他的問題,導致趙禎沒來的話,那幫子名宿大儒,估計能唾罵死他。

寇季在文昌學館內忙活了三日。

才將一應的事務準備齊全。

然後就帶著一群人,往山上辦一些吃穿用度。

五日以後,才全部忙完。

有心回府歇息,卻沒辦法回府。

因為有一些受邀在列的遠途的客人,提早一步到了文昌學館。

寇季需要代替寇準接待。

一晃。

到了第七日。

第七日一大早。

寇準到了文昌學館內,驅趕著寇季離開了文昌學館,去別院裏招待已經到了瑞安鎮上的趙禎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