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0章:汗青功罪有何懼、與民爭利、為民奪利(第2/2頁)

他們沒有義憤填膺,也沒有對沈墨的行徑加以指責和聲討。當這些報紙一經發售之後,最明顯的反應就是……臨安城內所有的綢緞,幾乎都沒人買了!

……

之所以造成了這個讓人啼笑皆非的結果,原因就是所有百姓一看到報紙,就知道通州沈郎又開始向著絲綢業動手了。

於是他們腦海裏第一件反映出來的事就是,這件事兒跟茶業風潮出現的時候幾乎一模一樣。也就是說……絲綢要降價了!

現在臨安茶葉價格,跟去年相比一斤還低了一百七八十文呢!

這些臨安百姓們立刻就意識到,只要自己忍住這幾天不買絲綢,說不定沒過多久,絲綢價位就能跌到原本的五六成!

至於說百姓們心懷憤怒,或者是誤解了沈墨的行動,這樣的人可真是不多。

……

在這之後還沒等到當天中午,臨安日報就隨即加發了號外。

這一次的臨安日報社主編張天如動作極其快速,在幾個小時之內就完成了定稿和印刷。

在這之後,當臨安日報的號外鋪天蓋地的在大街小巷上開始售賣時。百姓們一拿到這張報紙,隨即就看見了上面的大字標題:

“與民爭利,還是為民奪利?”

“大宋桑蠶業百姓生存現狀調查——不忍目睹!”

“我們買絲綢時多花的那些錢,都養肥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