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9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2/2頁)

現在大漢開國也不過五年,能夠發展到這個樣子,李藎忱實際上也很欣慰了。

工商業固然可以帶動著社會快速的復蘇,再加上華夏民族本來就是吃苦耐勞的民族,但是想要從三百年征戰不休的廢墟上站起來,又豈是那麽容易的?

“南洋開發,應該加快了。”李藎忱徑直說道,“另外還有西北絲綢之路,必須要盡快恢復。”

李藎忱不管大漢現在需要多少時間和多少錢,這是戶部應該去關心的問題,李藎忱需要去做的,就是在國家戰略的層次上,盡可能的為戶部、為天下爭取到更多的錢財,自然也就縮短了發展所需的時間。

陳叔慎和沈君高都是頷首。

南洋開發、絲綢之路,說得好聽,但是做起來也不是那麽簡單的,不然的話朝廷群臣之前也早就已經全力推動了。

跟著陛下這麽多年,他們的眼界也早就已經不再拘泥於華夏不說,南洋那邊帶來的實打實的好處,大家也都是看在眼中的。

開發南洋,前期可能需要投入,但是後期絕對血賺。

沈君高打起精神,南洋,化外之地也。

若是他們這一代人能夠將南洋真正化為己有,那也是能夠青史留名的。畢竟史書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什麽經世濟民的大佬——和平時代的功臣往往會被忽視——而是那些開疆拓土的英雄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