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8章 吾道不孤

時代,會因為這些思想的產生而不斷向前。

當有這樣思想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量變就會產生質變。

大漢的商貿就會徹底得到發展,並且為大漢帶來更多的資本積累。

一個近代工業國家,就展露出了雛形。

李藎忱很是感慨。

這麽多年小心翼翼,這麽多年潛心引導,總算是看到了曙光。

現在能夠跟上自己的思維,自然也就意味著在未來有可能超過自己的思維。

畢竟李藎忱作為一個文科生也不是什麽都懂得,真的讓這些已經有所頓悟的科研瘋子們去好好的鉆研一下什麽物理和化學的知識,保不齊哪一天就會發現很多李藎忱都已經忘掉的定律,並且冠以華夏人的名字,假如那個時候自己還在位的話,說不定自己的年號或許還會變成什麽什麽定律呢。

新元定律?

尉遲熾繁驚訝的看著陛下笑得像個傻子。

“陛下怎麽了,這麽高興?”

李藎忱起身,吻了她一下:“吾道不孤!”

尉遲熾繁一頭霧水,不過還是靜靜由他擁著。

不管陛下為什麽高興,他高興就好。

陛下也不是那種勤政愛民、恨不得每天十二個時辰都在批閱奏章的皇帝,他還是更習慣盡可能地把這些工作派發下去,群策群力。

但是這也就意味著他要承擔著更大的壓力,他需要為別人犯下的錯誤負責,也意味著他有更多的精力把目光投向更加長遠的地方,規劃著更令人咋舌的計劃。

因此在後宮姊妹們心中,陛下開心就好。

陛下開心,大家也就開心。

不然的話,大家也不會這麽積極的投身於內府的建設之中,甚至包括沈婺華這種明顯並不想多問世事的人,都在內府的建設中出了很大一份力,幾乎一個人撐起來了整個慈善堂,徐素等人趕過來接手、沈婺華退居二線也已經是大漢北伐之後的事情了。

到現在她的名字還被鐫刻在各處慈善堂中,供人敬仰。

顯然即使是沈婺華這種生性清靜無為之人,也會努力為陛下分擔一些事情,更不要說別人了。

“陛下,一切都會變的好起來,天下真的會徹底太平,對麽?”尉遲熾繁靠在李藎忱的肩頭,喃喃說道。

他們都是從亂世之中走出來的人,說一千道一萬,所做的努力都是為了能夠改變這一切。

“你覺得呢?”

“可是戰亂似乎依舊沒有停止,今日有西北的戰爭,明日就有遼東的戰事。”尉遲熾繁忍不住感慨一聲,“報紙上的文章妾身已經看到了,高句麗想要搶占遼東礦石,大漢和高句麗之間,恐怕免不了會有一戰吧?畢竟……”

尉遲熾繁不由得壓低聲音:“夫君都已經造了這麽久的勢了。”

李藎忱登時有些尷尬的摸了摸鼻子。

被看穿的感覺也不怎麽樣。

對於遼東,李藎忱當然勢在必得。

來都來了,怎麽可能連後世華夏的版圖都開拓不了?再不濟,大漢也得比清王朝的版圖大一些吧?

但是想要拿下遼東,就意味著大漢要主動邁出長城、向外發起進攻。這對於久經戰亂、國內也不過剛剛穩定下來的大漢來說,顯然並不是能夠獲得很多支持的選擇。

礦石有多重要,不見得所有人都能夠理解。

關外的土地有多肥沃,也不見得所有人都能理解。

甚至契丹和高句麗按照歷史的軌跡又分別會在華夏乃至於整個東亞的歷史上扮演著什麽樣的角色,也沒有人會看得到。

其實李藎忱真正看中的並不只是遼東肥沃的土地以及儲量巨大的礦產,以現在大漢的人口,還不至於到人口密集到必須要開墾遼東的地步,而且本身還有南中、嶺南等地分流,再加上北方也因為多年的戰亂元氣大傷,只是恢復就需要至少兩三代人的時間,現在朝廷就算是拿下了遼東,也不可能大規模開墾。

至於礦產,雖然很重要,可是大漢至少還有河東的煤礦以及南中的各種銅鐵礦,並非沒有替代品。尤其是大漢的工業也不過才剛剛從以木材為主的加工行業向以礦石為主的冶煉行業轉變罷了,對於礦石的需求還沒有後世那麽猛烈。

李藎忱真正看中的,也無人能夠說得,其實是契丹和高句麗。

契丹是個什麽民族,自然不用說了,一旦給他們機會,這些關外的狼就會狠狠地撲上來咬一口,歷史上的契丹曾經是北宋頭上多少年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所以這種狼,早早地打掉最好。

大漢的戰略目標在西方,家門後院外蹲著的狼,萬萬不能養大。

安史之亂不就是一個最好的教訓麽?

至於高句麗,自然更不用說。

李藎忱看中的主要還是高麗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