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4章 風又起(第2/2頁)

之前他們就通過發掘自己這裏的礦石和北周進行貿易,後來換成大漢之後,自然也保持著這樣的貿易。

對於遼東的那些礦石之類的,李藎忱眼饞是真的眼饞。

鐵礦、煤礦甚至還有石油。

足夠支撐起大漢工業的再一次騰飛了。

不過契丹一直比較識相,看到中原換主子之後,便果斷的派人前來向大漢稱臣,並且積極維護原本的貿易通道,反正對於這些還處於漁獵狀態的契丹人來說,這些礦石實際上並沒有什麽用,因此他們向大漢開出的價格也很低廉,甚至幾乎是用等量的礦石換來等量的糧食——當然不是論重量,而是論體積。

以物易物,才是現在契丹人的主流貿易方式。

通過這些不能吃、不能用的礦石換來一堆糧食,他們反而很高興。

因為契丹人很乖,李藎忱反倒是不好直接對他們下手了。

畢竟是華夏王朝、禮儀之邦,到底還得講究點師出有名。

臥榻之側這種理由,能不用還是不要用吧,留點兒陰德。

再加上吐谷渾在西北如此折騰,李藎忱現在也沒有足夠的精力在遼東下手。

不過正所謂想睡覺就有枕頭。

高句麗竟然還是忍不住先來搞事情。

這是李藎忱沒有想到的。

不過想想歷史上棒子們的短視和貪婪,這也在情理之中。

至少也已經有一些基礎的冶煉工業發展、並且和大漢之間還是有貿易往來的高句麗,很清楚這些鐵礦石和煤炭的價值。想要從契丹人手中搶過來這個明明可以賺大錢的生意也在情理之中。

可他們似乎忽略了一個問題。

契丹人的背後,到底是有大漢罩著的。

“幽州那邊怎麽說?”李藎忱徑直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