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5章 其實已到尾聲

商品貨物的流通,顯然讓大漢現在的交通網承擔了很大的壓力。

朝廷的商隊在走、地方的商隊在走,甚至民間小商小販們也在走。即使是很多官道都已經拓寬,甚至改造為了馳道乃至於直道,到底還是沒有辦法滿足民間急劇增長的需求。

三百年亂世宣告終結,一個又一個地方就像是被封閉了幾代人之後又忽然打開的秘境,因此大家對於對外交流和貿易是很積極的。

一個單獨的、強大的貨物運輸渠道,很符合現在的需求。

而且……這東西保不齊也能夠運人啊?

工匠們在短暫的驚詫之後,都陷入深思。

而假如讓負手旁觀的李藎忱得知,這些家夥們連火車能不能運人都還在糾結的話,應該會忍不住一扇子敲在他們的腦袋上。

不過這也不怪工匠們,大漢率先發展起來的到底是貨物的往來運輸,而不是人的往來走動。

大家一心想著怎麽運送貨物,而忘了運送人的事,也在情理之中。

李藎忱也不催促,他只是負責提供一個想法罷了。

大漢工業的發展,源頭是陛下幾個看上去天馬行空一樣的想法,比如流水線,又比如火器等等。但是正如之前所說,想法,終究只是想法。

一個想法從出現到落實再到投入生產,這中間可不是想想就能夠實現的,因此大漢每一名參與到其中的工匠都是值得尊重的。他們理解了李藎忱的想法並且把這些落在實處。

千年之後的人或許會對此感到詫異,不過就是一些人盡皆知的常識以及初高中就能掌握的物理和化學知識罷了,有什麽好難得?

殊不知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這一切,實際上都相當於在開拓一個新的領域。而李藎忱實際上只是給他們指點了大概的方向罷了,具體向哪裏走又能夠得到什麽,他們自己終究還是不知道。

李藎忱本身作為一個文科生,很多理科的知識實際上也是模棱兩可,所以也不敢說的太詳細,不然的話萬一說錯了,還不知道要走多少年的彎路呢。

除此之外,李藎忱也不太傾向於自己把道路上的所有細節都規劃好,工匠們只負責按部就班的把這些細節變成現實就可以,因為這往往意味著工匠們在這個學習和仿造的過程中已經喪失了自我思考和判斷的能力,陛下說什麽都是對的,那我們只要跟著做就不就好了?

如此一來,我們為什麽要這樣做,接下來應該怎麽做,這些問題他們自然而然就會忽略。

不知道事情的因和果,那就是盲目。

現在的李藎忱或許還有精力事無巨細指導,之後呢?

李藎忱死後呢?

那大漢的科技發展豈不是又要很多很多年裹足不前?

李藎忱與其說在努力帶給這個時代一些新的技術,倒不如說他在灌輸給這個時代一些思想以及一些思考問題和探索的方式。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所以……陛下果斷的選擇偷懶。

醍醐灌頂之後,就是步步落實。怎麽把火車從陛下畫的簡筆畫變成現實產物,你們看著辦吧。

至少對李藎忱來說,現在自己找到了一個以後能夠幫助大漢鞏固南疆、遼東以及西域統治的好辦法。

鐵路一通,天下一體。

劉焯和其余工匠們都齊齊退後半步,對著李藎忱鄭重拱手。

謹受教。

假如這家夥不是陛下,大家很有興趣抓了他並且撬開腦袋看看裏面還有什麽新想法沒有,不要每一次都讓所有人感到震驚。

李藎忱則饒有興致的打量著那台蒸汽機。

應該找機會讓各個書院的學生們都來參觀參觀。

畢竟他們才是未來。

另外李藎忱也很好奇,工部最後會給自己造出來怎樣的鐵路和怎樣的火車?

……

長安的和平和繁榮,是因為西北之戰實際上已經接近尾聲。

看上去武威和張掖都在敵人重圍之中,很危險。

但是實際上陛下也好,軍方也好,朝中群臣也罷,都清楚,吐谷渾現在是拿不下武威了,因此對於大漢來說,並無任何損失。

吐谷渾大軍入境,武威沒打下,沖到大河邊又被打了回來,又打武威又沒打下,好一通折騰,可是最後得到了什麽?好像啥都沒得到,撐死天就是拆了武威城外幾塊磚罷了。

因此對於大漢來說也是這樣,除了戰死的將士不能復生之外,好像也就是投入的錢糧和武威的城墻有所損失罷了,這樣的損失都不算損失。

打仗呢,還是舉國之戰的那種好不好。

現在裴子烈已經率領大軍逼近武威,武威城外的吐谷渾軍隊必然也不敢久留,不日就能收復武威外圍陣地。

所以即使是從渡過大河開始,一路狂奔、幾乎沒有什麽停歇的漢軍將士,看到武威城的時候,也難免都松了一口氣。雖然大家知道這場戰爭還遠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繼續向西看,還有張掖的袍澤弟兄等待著他們的救援呢,甚至高層將領們更是清楚朝廷對整個河西和西域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