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4章 內府要改制

李藎忱倒是有些意外。

因為提建議也就算了,竟然還有直接請自己“接受”這一說。

“沈姊姊但說無妨。”李藎忱笑道。

沈婺華伸出手指,按住李藎忱的嘴唇:“陛下以後不要再說什麽滄海繼位之後,那應該是很久遠很久遠的未來了。陛下春秋鼎盛,總是把這樣的話掛在嘴邊並不好。”

李藎忱本來想說“人固有一死”,但是看到沈婺華堅定的眼神,頓時把這句話憋回去了。

沈姊姊素來性格柔弱、與世無爭,說出這樣的話肯定也是有感而發。樂昌她們往往都是爭強好勝,樂昌就曾經因為李藎忱沒有讓自己承擔內府的諸多事宜而有所不滿,但是沈婺華肯定不會有這樣的心態。而沈婺華在外表露出來的強大的一面,往往也是因為背後有李藎忱的支持以及船到橋頭、不得不為之。

但是實際上她還是期望自己能夠在李藎忱的庇護下,安然此生。

李藎忱抓住她的手腕,輕輕的把她的手指挪開,鄭重說道:“朕答應你。”

沈婺華嫣然一笑,而李藎忱的心也跟著猛烈跳動一下。

這笑容像是春日裏的陽光,灑在人的心頭上。

自己好像已經很久沒有看到後宮哪個妃嬪露出如此笑容了,她們和自己一樣,肩負著萬民生死之重擔,自然一刻都不敢松懈,平日裏自己見過的最多的笑容,實際上並不是開心的笑容,而是欣慰的笑容,忙完一件事情之後雖然勞累但是欣慰的笑容。

李藎忱有的時候也捫心自問,開設內府是否是一個正確的決定,時至今日,內府發展欣欣向榮,但是也引來了很多的非議,尤其是內府到底算不算大漢的內廷,如果算是內廷的話,那外廷被架空就是遲早的事,可是外廷被架空就意味著大漢的朝政將會完全落入內府的手中,或者換句話說就是完全落在後宮妃嬪的手中。

古往今來,除非特殊情況,後宮不得幹政。

內府的設立就已經相當於打破了這個常規,只不過一開始內府的落腳點並不在朝廷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上,因此往往還說得過去。但是一旦內府開始履行原本屬於外廷的職責,那就不是幹政的問題了,而是國家大事全都被內府掌控的事情了。

李藎忱能夠理解外廷群臣的這種擔憂,而讓內府變成內廷本身也不是他的構想。因此時至今日,李藎忱不可能明擺著站出來替內府說話,這一切的內外壓力都需要樂昌她們去承擔。

看來是時候要和她們好好談一談這件事了。

內府不可能永遠都維持著現在的狀態,現在這種狀態能夠適應於聖明或者至少不會有明顯判斷失誤的君主和同樣能夠承擔起來足夠責任的妃嬪,李藎忱雖然自問自己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至少憑借著自己的威望和作為一個後來人的遠見卓識,能夠巧妙的制衡內府和外廷之間的關系。

與此同時,樂昌她們也能承擔起來足夠的責任。

可是如果此時坐在皇位上的不是李藎忱呢?後宮之中的也不是和樂昌、尉遲熾繁等人一樣有足夠能力和手腕的女子呢?那內府會不會變的一團糟?

尤其是樂昌等人有能力,但是並沒有太大的野心,因此內府能夠和外廷井水不犯河水——現在雙方之間的沖突主要還是集中在對人才和資金的爭奪上,還沒有直接擴展到對權力的爭鬥上,說的具體一點就是外廷群臣已經感受到了內府的強大,但是一時半會兒也沒有本事撬動內府這個龐然大物。

而一旦內府落入很有野心的人手中,那麽內府就很有可能變成這些人和外廷爭奪實際權力的重要工具,畢竟現在醫療、教育等等已經逐漸成為大漢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朝廷投入很大精力以收攏民心的方式,因此要是真的拿著這個作為把柄和外廷相互攻訐,不見得外廷就會寸步不讓——誰家孩子都得讀書,誰家也都得治病不是?

如何處理已經強大起來的內府,李藎忱的心中也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計劃,但是具體怎麽走,還需要樂昌等人想辦法。

……

陛下會來視察龍門書院,裴矩並不覺得奇怪。

再怎麽說,龍門書院也是陛下的心血,是大漢整個書院體系之中目前來看最重要的一環,朝廷對龍門書院的重視程度甚至要高於金陵、嶽麓、成都和長安這四大書院,而新組建的鄴城書院還有江陵書院以及嶺南的番禺書院等等,從最開始規劃的規模上就比不上四大書院,更不要說和龍門書院相比了。

要不是因為龍門書院如此地位,裴矩也不可能安心在這裏教書。

再怎麽說他也是曾經執掌一國權柄並且在北方士林執牛耳的存在,當書院的山長,說好聽一點兒是養育桃李,說難聽一點兒不就是一個教書匠麽?且看看大漢主持各處書院的都是什麽人物?要麽是西梁皇室這種本來就不適合執掌權柄的,要麽就是諸如之前徐陵這種年歲太大的,而他一個正值壯年的裴氏家主,前來主持一個書院,怎麽看都是大材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