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6章 宇文憲的準備

宇文憲有沒有做好準備,李藎忱還真不清楚。

但是他不清楚不代表就沒有人清楚。

裴矩等人針對自己所知道的鄴城情況,寫了很多的奏章。這些經過匯總再放在李藎忱的案頭上,總結起來就是,北周現在也在抓緊休養生息,並且努力仿制大漢的先進技術。火槍和其他火器的仿制並不算順利,因為到現在他們依舊沒有獲得完好的火器樣本。不過諸如霹靂車這種,北周已經能夠進行自主生產。

這對於漢軍,就已經是一個威脅。

除此之外,農耕乃至於工業,宇文憲也都在想辦法發展。

大漢工業的強大,宇文憲肯定是羨慕並且自己也想要擁有的。

只不過這依葫蘆畫瓢靠不靠譜,恐怕就連宇文憲自己都不清楚。至少現在北周仿制的一些工業產品,在北方依舊沒有南方生產的產品受歡迎。

有的時候不需要人去判斷,市場的選擇就能夠說明很多問題。

另外在意識到大漢的書院制度能夠為朝廷帶來的好處之後,宇文憲也開始著手組建屬於北周的書院。書院觸動最深的肯定就是世家的利益,不過在這之前,宇文憲已經著手處理了冀州世家。常年的戰亂本來就導致冀州世家零散並且缺少可以獨當一面的家族,被宇文憲這麽一收拾,損失慘重,自然就更不敢在書院這種事情上和宇文憲出現沖突。

但是即使是這樣,一個書院的組建還是離不開世家的支持,不然的話在這個時代可沒有別人能夠一下子拿出來這麽多具有足夠學識的教書先生。世家沒有力量反對宇文憲組建書院,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他們就會在這件事上全力支持。

所以鄴城書院的組建一直慢慢吞吞,從年前拖到現在也沒有什麽頭緒,尤其是隨著河東落入大漢的手中,不少河東世家都轉而投向大漢,而冀州世家也多派人開始南下聯絡,更沒有人搭理宇文憲。

宇文憲在這件事上自然也不可能用強,只能這麽拖著。

除了盡可能的仿制大漢先進的技術之外,宇文憲也沒有坐以待斃。想要和大漢抗衡,除了國內一些已經落後和腐朽的制度需要做出改變之外,軍隊自然依舊是最重要的環節。

北周軍隊在之前和漢軍的戰鬥之中,幾乎可以說連戰連敗,即使是那些損失小的敗仗都可以稱之為勝利了。但是大家心裏都清楚,一直這樣下去的話,北周軍隊內部對於大漢將會出現難以避免的恐懼感。實際上這種恐懼感早就已經存在,只不過主要存在於北周在中原等地的隊伍中,這些隊伍之前就已經被漢軍消滅殆盡了。

現在駐守冀州等地的北周軍隊之前和漢軍基本上沒有什麽交手的機會,對漢軍尚且還不夠了解,頂多就是一些道聽途說罷了,因此漢軍的強大還不至於直接影響到軍心。

宇文憲抓住這個機會,抓緊對軍隊進行新一輪的整編。

本來駐守冀州鄴城這一帶的北周軍隊就多數是北周當初進攻北齊的精銳老部隊,進行整編的難度就比較小,宇文憲又學習漢軍的精兵政策,去除軍中老弱病殘,並且招募新的士卒,采取以老帶新的方式訓練新兵。

原本人數足有十萬上下的北周軍隊,經過整編之後不過七八萬,但是戰力明顯上升。

除此之外,宇文憲還在兵馬器械上下功夫。

鮮卑騎兵很強大,這是眾所周知,可是曾經橫掃中原的鮮卑騎兵竟然會在大漢的火器面前一敗塗地,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以輕騎兵為主的鮮卑騎兵,就算是跑的再快,也不可能有漢軍的槍彈跑得快。

他們常用的迂回戰術等等,在漢軍火槍手的彈幕面前不過就是排隊送死罷了。而且還是專門兜了一個圈子去送死。

因此宇文憲幹脆就放棄鮮卑騎兵快速機動的優勢,轉而著重打造戰甲,先是覆蓋人,接著再覆蓋馬,利用北方鐵礦石和煤礦眾多的優勢,大力發展冶煉,將鮮卑騎兵武裝到牙齒。

根據白袍的情報以及達奚惎等人的證實,現在宇文憲至少應該已經有一支人數在千人以上的重甲騎兵,另外其余的鮮卑騎兵也在實現全員“披甲”,之前為了保證沖鋒時候的速度,鮮卑騎兵們更喜歡穿上一層皮甲就上陣。皮甲不會影響到他們沖擊的速度,而且還能夠有效的防止一些並不算鋒銳的箭矢。

但是皮甲面對漢軍的火槍,就像是一層紙面對箭矢一樣。

只要還在射程之內,洞穿是必然的。

宇文憲轉而打造鐵甲,也在情理之中。

歷史上北方的冶煉發展實際上要到遼代,遼代就是赫赫有名的鑌鐵之國,他們依靠披著鐵甲的騎兵和鋒銳的馬刀一路向南,所向披靡。而後來他們又被更加強大的金國所征服,金人的鐵浮屠可以說是華夏重甲騎兵發展的巔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