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1章 樂昌就是定心丸

“孝穆公賣個我們這麽一個人情,自然也是期望南北官員能夠戮力同心,為大漢效勞,而不是為某家某戶效勞。”楊素徑直說道,“近來南北之間分歧爭執越來越多,遷都也好,這龍門書院的山長人選也罷,兩邊爭執不下,甚至多有把事情鬧大以請陛下聖裁之意,現在想想,即使是你我,也難免有地域之私,個人之見,相比於孝穆公,的確有所不及啊。”

“你我到底還是紅塵中人,又怎麽可能真的丟掉這些。孝穆公歷經風雨,見得多了,自然也就看的開了。”李詢感慨,“某啊,現在只期望年老之後也能和孝穆公這樣,縱不問世事,世人心中亦有一席之地。”

“別說孝穆公了,你家那位老爺子也不差。”楊素指了指李詢,“老爺子最近身體還好?”

李詢頷首,李穆作為李家之主,相比於一直東西南北奔波的徐陵,低調很多,不過這並不代表他放棄了施加自己的影響力,不說別的,這次從征河東的鞏漢軍,背後就有幾個大家族老爺子的身影,他們出面號召,大小家族也都踴躍參與,帶動著整個民間百姓積極投軍,不然的話,關中剛剛平定也沒有多少年,百姓不見得就願意從軍征戰。

而且近年來,李穆的身體也不太好了,到底是已經古稀的老人,各種各樣的病層出不窮,能多活一天那都是上天眷顧,自然也不能要求太多,要不是現在醫療水平相比於前些年有顯著的進步,恐怕不知道哪個病就足夠要了老爺子的性命了。

前一段時間太醫院還專門派遣醫生去給老爺子看過病,得出的結論是,風燭殘年,多加珍惜。

曾經縱馬橫槍的大將軍,在年歲面前,終究還是不堪一擊。

徐陵、李穆、韋孝寬以及吳明徹這些老一輩已經愈發的年長,自然也不可能總是和之前那樣在背後為年輕小輩們搖旗呐喊,相助他們一臂之力。

這次徐陵能夠出面為裴矩擔任龍門書院山長的事說話,楊素和李詢這兩個北方文武官員的領軍人物就已經很感激了。

按理說,這些小輩的事情完全輪不到他們這些老一輩的再出面。

陛下常說,大漢的天下已經是年輕人的天下,總是讓這些老爺子們出面,楊素臉上也有些掛不住啊。

“報!”就在此時,一名傳令兵快步跑進來,“報,江南急報,孝穆公病危,恐不久於人世!”

“什麽?!”楊素和李詢相顧失色。

李詢奪過來那快馬急報看了一眼,默然遞給楊素。

楊素並沒有接過來,只是鄭重的向著東南方,行了一禮。

孝穆公,的確值得敬佩。

希望他能夠痊愈。

……

建康府,徐陵府邸。

徐陵雖然已經不在朝為官,但是他的府邸一直保留著,就像徐陵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一樣,絕對不會因為他手中沒有了實際的權力就一落千丈。

此時徐陵府邸之中,人來人往,有著急的自家人,有前來探病的親朋好友,堵在回廊上、庭院中,看上去混亂不堪,其中不乏有家人和徐陵的門生故吏面帶著急神色。

“孫神醫還沒有下結論呢,你們著什麽急?”

樂昌的聲音就像是給在場的所有人吃了一劑定心丸,頓時院落內外逐漸安靜下來。

“參見皇後!”眾人齊聲行禮。

樂昌這個皇後在眾多文武以及徐氏親眷的心中,地位自然是別人不能匹敵的,甚至在內眷的心中,地位更在李藎忱這個皇帝之上。

一來是因為樂昌本身身為皇後母儀天下,可以說現在大漢的女性地位能夠得到這樣的提升,和樂昌的居中主持有脫不開的關系。說到底李藎忱只是下了這樣的命令,真正把這些命令變成現實的還是樂昌本人,更何況樂昌皇後的身份自然更加符合大家的想象,也是大家聽到最多、見過最多的人,所以自然而然的原本可能應該屬於尉遲熾繁或者瀟湘的功勞,就會不知不覺的加到樂昌的身上。

二來樂昌的所作所為也的確堪稱是妻子的典範,無論是幫著李藎忱穩定後宮、居中主持內府各項事宜,還是在朝堂緊張的時候果斷帶著皇長子站出來垂簾聽政,根本不在乎這會不會給自己帶來多少非議,她的這些行為也讓這些就在建康府看到這一切的留守官員以及各家各戶內眷們敬佩。

因此樂昌的出現讓他們多少松了一口氣。

是啊,大家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孫思邈都還沒有下定論呢,倒還不至於已經準備開哭了。

徐陵病重並不是這兩天的事情了,早在七八天前就已經臥倒榻上,當時孫思邈並不在建康府,而是親自帶著學生前往豫章郡南邊山裏考察草藥去了,太醫們診斷一番也拿不定主意,只能開了一些安神的藥給徐陵,然後讓人快馬加鞭去請孫思邈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