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9章 這就是朕的底氣所在(第2/2頁)

每個民族的崛起都注定是站立在其余民族的血淚上的,尤其是在現在,大漢需要更多的財富、需要更多的人去完成變革,因此李藎忱對敵人心慈手軟,就是對自己心狠手辣。

不過這只是南洋,從南洋沿著海岸線向北,後世所謂的東海區域,現在大漢所了解的並不多,一來海軍的重點一直在南方,二來李藎忱也清楚,從海岸線向東,得一直到扶桑才能又看到陸地,雖然一路上還有諸如琉球列島的存在,但是對大漢來說,南洋有更多的礦產和財富需要去“尋找”,所以把注意力轉移到東邊去顯然得不償失。

更何況扶桑,李藎忱不找他們,他們也會自己來的。

歷史上日本在漢代也開始出現國家體制,比如在很多三國小說裏面都提及到的邪馬台女王卑彌呼,就曾經派遣使者前來朝拜曹魏君主魏明帝曹叡。但是那只是派遣使者,日本真正開始大規模和華夏進行交流,要到隋唐,遣隨使和遣唐使的出現,讓日本廣泛地學習隋唐發達的文化和技術,雙方之間的交流達到了歷史上的頂峰。

李藎忱相信,當自己一統南北的消息傳過去之後,日本肯定要開始派遣使者前來,就和歷史上隋唐時期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