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2章 大時代下的每個人(第2/2頁)

“探花出來了,是鮑家的鮑興!”

氣氛愈發緊張。

鮑家不是什麽豪門大戶,但是祖上出了一個名人叫鮑照,是南北朝有名的文學家。鮑家詩書傳家,會有出色的子弟趁此機會脫穎而出也在情理之中。

“杜兄莫要慌張,以杜兄之才,狀元也是當得起的!”士子們紛紛開口勸慰已經踱步下樓的杜淹。

“杜兄若是考不上,不如和兄弟一起投奔軍旅,我們仗劍殺賊,自也能獲得功勛!”另外一個身材壯碩一些的士子揚起手臂。

“金陵書院和成都書院都多需要先生,杜兄大才,就算名落,也不至於投筆從戎。”旁邊有人反對,“前日余去應聘金陵書院,才知山外有山,但是杜兄之才,萬萬沒有落選之可能。”

杜淹不由得苦笑一聲。

你們這幫家夥,莫不成是在咒我考不上?

更何況就算是在殿試上落榜,只要是通過了秋闈的,肯定都有機會進入官場,甚至就算是只通過了春闈的,也有機會奪得成為地方吏員的機會,現在正是朝廷用人之時,這些人才朝廷絕對不會置之不理,至少還不至於讓這些人才自己去書院或者去投軍。

不過看著這些鬥志昂揚的士子們,杜淹也有些感慨。

他們並沒有因為自己沒有考上而氣餒,相反,每個人都在盡可能地為自己找一份事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