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1章 長安會館(第2/2頁)

所以歷史上隨著明清商貿而在運河沿岸城市快速發展起來的會館,因為大漢商貿的發展,已經先一步出現在歷史舞台上,相比於歷史上的會館更多的是商人往來,這個時代的會館也有不少士人和官員落腳,主要還是因為這背後有官府主持。

畢竟大漢現在還沒有完善的戶籍制度,外鄉人來到都中或許因為人生地不熟容易出現什麽矛盾沖突,所以把初來的外鄉人集中安置到本地會館之中,也方便統計管理,這樣做也有些類似於長安和洛陽之中的街坊制度。

只不過大漢的建康府本來就是當年南渡的主要地區,再加上商貿發展之快,所以建康府內倒是沒有形成嚴格的街坊制,處於能夠促進整個城中商貿流通交流的目的,李藎忱也沒有要求建康府要采取街坊制度,只是用會館來起到集中外鄉人的作用罷了。

而出身杜陵杜氏的杜淹,從長安前來建康府,當然就落腳在長安會館之中,雖然身處江南,舉目無親,但是周圍的多數都是關中士子和商賈,大家相互交談,聽到鄉音也倍感親切。

現在大家所關心的,正是今天的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