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7章 一粒米,一個國

雜交水稻的操作很復雜,讓袁隆平傾盡一生心血,但是實際上原理要遠比轉基因等等來的簡單。水稻作為自花授粉植物,自家的雄蕊花粉就能落在自家的柱頭上,換句話說就是不折不扣的近親結婚,生出來的果實自然比不上異花授粉的。

因此如果人工去掉水稻的雄蕊或者雌蕊,讓其能夠異花授粉,自然就實現了水稻的雜交,去掉了水稻自身“近親結婚”帶來的缺陷。

而同時粳米和秈米作為水稻的兩個亞種,各有其優勢在,對二者進行雜交,就類似於後世的“混血兒”,自然也能汲取其中的優點,培育出來更好的大米。

得賴於江南優良氣候,水稻本來就容易高產,而如果在這上面再下點功夫,江南快速變成天下的糧倉,也並不是什麽難事。

李藎忱此次南下,主要的任務就是考察江南農桑之事,因此隨行的官員多數都是朝中和農耕有關系的,比如戶部,比如工部,又比如朝廷最新設立的勸農司。

所謂勸農司,實際上就是朝廷為了分割出來戶部的一部分權力。戶部主管朝廷的錢糧財政收入,錢財和糧食都在戶部的掌握之中,對於朝廷來說顯然並不見得是什麽好事,而且對於陳叔慎等人來說,每日裏花錢和賺錢就已經足夠令人頭大了,糧食這邊戶部也越來越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明清時期的朝廷官制之中,確實是戶部尚書管理朝廷的錢糧,因此戶部尚書在私下裏往往又會被稱為“大司農”,因為在漢代大司農就是主管農桑的,而即使是到了明清時期,華夏的國庫收入和糧食還是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的。

但是現在大漢的工商業快速發展,農業反倒已經越來越不是朝廷的主要收入,糧食一般不會再轉換為錢財進入國庫,而是直接進入市場被售賣幹凈或者直接運往前線作為軍糧。

對於明清時期的戶部尚書來說,農耕的收獲就是朝廷的主要收入,所以戶部尚書管理農耕並沒有什麽問題,但是這樣的規劃對於大漢顯然就不適用了。

因此將農耕分割出來也在情理之中。

李藎忱期望能夠在六部之外新設立農部,不過暫時還是被大家勸住。農耕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是陛下你最好先看清楚一下現實,朝堂之上,官員們各司其職,已經疲憊不堪,每日裏圍繞著自己手頭上的那些事情團團轉,如果沒有足夠多的人才來支撐,那麽就算是設立再多的部門有什麽用,所以還是先等今年的殿試結束了比較好,至少朝廷又有了一批新鮮血液。

朝堂之上的難處李藎忱當然也能體會到,所以他自己也退了一步,農部固然可以先不組建,但是相關的機構得來一個,因此李藎忱從相對比較清閑的禮部抽調出來三個人,又去戶部好說歹說把原來負責農桑這一塊的官員給挖了過來,總共湊夠五個人,組成了這個勸農司,目前是直屬於尚書省的,意思自然非常清楚,等到人湊齊了,那麽農部就會以此為基礎組建起來。

而勸農司之中也有李藎忱熟悉的面孔——李淵。

這個家夥之前在跟著書院南下收拾江南田產的時候,就對農耕起了興趣,在六部之中,先入吏部,後來戶部缺人,又調往戶部,擔任的正是處理農耕之職,這一次好巧不巧又入了勸農司。

此次李藎忱南下,李淵之前就來過江南,自然自告奮勇跟在李藎忱的身邊。對此李藎忱倒是並不在意,李淵是有才能的,這在書院的歷次考核之中就能體現出來,李藎忱並不打算因為他在另外一個時空中造了反甚至最終還當上了皇帝,就打算對他痛下殺手。

那個時候李淵面對的是混亂的隋末,想要起兵也在情理之中。

而現在這個時代的李淵,就算是有野心,恐怕這種野心也是落在為大漢開疆拓土上,李藎忱對於書院裏忠君愛國思想的教育還是非常滿意的,看李淵現在這一幅要投身於農耕事業之中、舍我其誰的樣子,也很難讓人把他和後世的開國皇帝相勾連。

時代在改變,時代之中的每個人也都會順著這改變而改變。

這個時代的李淵,應該也不是那個李淵了。

李藎忱放下水稻,他所能夠了解的關於雜交水稻的知識實際上也都是來自於高中生物,當然還有大學時候偶爾看到的新聞之類的,所以真的讓他說出來袁老爺子的水稻是怎麽種植的、怎麽進行分組雜交的,李藎忱自己還真的說不清楚。

當然了,就和之前提點孫思邈一樣,也不用李藎忱說清楚。

他只要把自己的構思說出來就行,剩下的自然會有下面的臣子們去頭疼。如果李藎忱真的對這些事情如數家珍,那恐怕下面的臣子們得好好的懷疑,這位皇帝陛下到底是什麽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