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0章 外來士族(第2/3頁)

只是陶謙那個人,司馬朗對他並不是非常看好。

不過仔細想想,陶謙縱然一般,但這個陶商感覺卻不是個省油的燈。

而且這次的月旦評,許子將給他的評價如此之高,再觀察此人的所作所為,倒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依靠。

見司馬朗猶豫不決,陶商又給他下了一副猛藥。

“司馬兄,王允也會隨我遷往徐州安居的哦。”

司馬朗聞言一挑眉,頗有深意的看向陶商。

卻見陶商也笑著看他,兩人眸中的目光,在空氣中激起了一串並不激烈、卻意味深長的火花。

太原王氏乃是並州第一門閥,而王允又是朝堂三公,雖是只身前往徐州,但其政治影響卻相當之大。

曹操當初曾跟陶商說過,王允入徐州,讓他切記強賓不壓主。

這個所謂的“強賓”,不是指王允會搶了陶謙的權力,而是指徐州本土的士族平衡。

王允身為公卿老臣,亦曾歷經過黨錮之爭,在上層黨人士族中,占有較重的地位,陶氏一旦迎接王允過去,徐州本地的世家望族在州內的權重,必然會因為外來士族而產生變化。

其實陶商也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陶氏雖也屬於士族,但徐州本地四大家族權柄頗重,若是能通過王允引領外地士族進入徐州,陶氏居中調停,說不定對權力的重新分配與鞏固或有奇效。

君不見歷史上的曹操在經歷了張邈和陳宮的叛亂後,便一力重用潁川士族,來平衡兗州本地的士族力量。

在陶商看來,在這個大時代的背景下,想要徹底的消滅世家在政治上的影響是不太現實的。

這不是一代人兩代人就能夠解決的問題。

歷史上的曹魏,武帝曹操是打壓士族的急先鋒,但在曹操掌權期間,因其對消除世家影響的手段過重,導致了曹魏與天下望族間的關系曾一度緊張。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很顯然被曹操打壓的士族群體沒有滅亡,反而是在曹操死後猛烈的爆發了。

文帝曹丕為了代漢,又將士族群體重新拉攏,並推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因曹氏頭兩代人的吞吐力度過大,使曹魏政權和天下士族的關系一直處於緊繃的狀態,再加上蜀吳的屢次犯境,猶如催化劑一樣的逼迫曹魏必須將對外的權力分散,最終讓司馬氏乘亂爭得了大部分的士族資源,曹魏為旁人做了嫁衣。

這種事不僅是魏晉,直到五代隋唐亦皆有之,李世民也不能完全搞定。

期間所轉換的不過是權柄的往來交替與政治平衡。即使是後世,所謂的士族在全球亦是存在,只不過是以另一種方式。

有人的地方,就存在階級與鬥爭,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社會現象,不能消滅,只能隨著時代的發展去適應,去平衡。

而司馬朗在聽說了王允亦是會去徐州居住,心下則開始斟酌了起來。

毫無疑問,太原王氏在三河之地的影響比司馬氏要大了許多,王氏和司馬氏都屬於並州世家,若是王允也去徐州的話,總好有個照應,跟隨同為三河地界的王氏大佬在同一個地方,就沖同為並州門閥的關系,王允多少也會為司馬氏爭取一些好的資源。至少比單靠司馬氏的名頭去黎陽創業要容易的多。

而且司馬朗也不瞎,王允那妖嬈的義女與陶商眉來眼去,他多少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想通了這些,司馬朗心動了。

“陶公子,此事且容朗回去,與族中諸長商議商議……如何?”

陶商也知道事關重大,不好過多的催促他。

此事成與不成,尚在兩說之間,而且遷移以王允為首的士族入徐州,會對當地士族產生什麽樣的影響,陶商也不好推斷。

但有些事,終歸還得嘗試一下,權力的削減必須要在混亂的情況下進行。

徐州目前穩定的士族格局,不適合陶商動手。

司馬朗在猶豫揣測,陶商又何嘗不是呢?

“滋事體大,司馬兄確實該細細琢磨,陶某今日先行告辭,待我將南匈奴的事解決後,會再來征詢司馬兄的意見,想必在那個時候,司馬兄心中當有決斷。”

司馬朗沖著陶商稍一欠身,道:“好,到時候在下一定給陶公子一個滿意的答復。”

陶商又與司馬朗說了一會閑話,待司馬家的行李都裝車完畢,他便向司馬朗告辭。

司馬朗親自將陶商和韓浩送出府外,臨走之時,陶商還沖小正太司馬懿親切的打了個招呼。

看著陶商等人慢慢消失的身影,司馬朗突然覺得什麽地方不太對勁。

仔細一琢磨,他便問司馬懿道:“二弟,你是怎麽見到那兩個人的?”

司馬懿萌萌的眨眨眼:“在府內啊!在府內西院的書房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