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天將雄師(第2/3頁)

“我現在知道,羅馬人為何能征服整個地中海了。”

任弘不由感慨,如果說,輕松擊潰托勒密軍已讓人了解羅馬軍團的戰鬥力,那麽在第十軍團面對全線潰走的托勒密軍隊,竟不追擊,而是舉起短劍齊聲歡呼後,便堅守起各自的隊形崗位,原地不動起,就更讓任弘肅然起敬了。

任將軍手下的校尉、軍頭們也都收起了征服埃及帶來的驕傲。他們也看出,對面這支軍隊,從行軍到作戰,與托勒密軍隊截然不同,別看就擲矛、盾墻等三板斧,但各列配合得當,不同方陣會輪換作戰井然不亂,打仗仿佛是他們的本能一般。

“不愧是秦軍啊!”

他們紛紛嚴肅起來,吆喝手下士卒打起十二分精神來:“但吾等,是漢軍!”

剛才的戰鬥是雙方的試探,羅馬人輕松擊退了任弘故意派上前的一千托勒密軍,但他們沒有乘勝追擊,而是在原地停下,盾牌歇在腳邊,雙方就這樣隔著二百多步距離觀望起來。

龐培派翻譯過來說,這是因為羅馬人的裝備沉重,先進攻的一方要奔跑雙倍距離,會耗費大量體能。

在他敗給凱撒的法薩盧戰役裏,龐培就是如此打算,結果雙方你不沖我不沖,在集體沉默中對視許久,反倒是騎兵先打起來。

不過今天,凱撒的軍隊裏幾乎沒有騎兵,不論是面前的第十軍團,還是仍在船上的第十一軍團,都不是滿額,總數也就六千左右,其中還包括大量劃船的奴隸和附屬軍團士兵。

“彼輩是想拖住我軍。”

任弘回過頭,亞歷山大裏亞的城墻上不斷有斥候縱馬而來,通報港口那邊的戰況。

凱撒選擇了兩面進擊,他大概是認為漢軍、埃及人、龐培作為臨時聯盟,若是立足點亞歷山大失守、著火,就會讓三方心緒大亂,好讓第十軍團順利取勝。

這賭徒,心太貪了!

“既如此,就迫使羅馬人不得不動,要麽進攻,要麽,敗退!”

羅馬人方才也出動了幾個百人隊,頂著盾小心翼翼地試探過漢軍的射程,雙方現在的距離在弓弩射程外,不管是克裏特弓箭手,還是漢軍的弩機。

而羅馬人的弩砲,則還落在軍團後面,應是在防禦或取得攻城陣地後才安裝。

時間站在羅馬人這邊,但他們顯然錯估了漢軍的最遠射程。

“神機營。”

任弘決定不等了,下達了命令:“把我的‘意大利炮’拉上來!”

……

而另一片戰場上,羅馬的戰船輕而易舉地進入了法羅斯島與城市間的港灣,試圖在距離王宮最近的碼頭登陸——羅馬人不知從哪得知的消息,說托勒密十三世還活著,被囚禁在宮殿裏,某位禿子顯然希望通過解救埃及的法老,讓埃及人重又站在自己一邊。

三列槳帆船上架設著羅馬弩砲,與托勒密王朝的略有不同:在兩個機軸之間固定著一根堅固的鐵條,鐵條很長,如同一支極大的量尺。鐵條扁平光滑,中段特別經過打磨拋光,上面有一支更長的方型木梁,木梁上沿著長中線刨出一條平直狹窄的箭槽。

射手站在一側的弓臂旁瞄準,之後很小心地把一支大箭放入木梁的箭槽中,在裝箭的同時,幾個健壯青年迅速轉動旋杆將弩砲擰緊,然後便是瞄準碼頭後的王宮,猛地釋放!

粗壯的箭射在塔樓上,船上也有些扭力投石機在投擲石頭,倒不指望將厚厚的托勒密王宮轟坍,只求壓制上面的弓箭手——只可惜距離有點不夠。

城墻上卻是能打到碼頭的,女王的親信艾雅帶著衛隊,也以弩砲反擊,但準頭很是一般,也無法對船只造成致命傷害。羅馬人陸續從船上下來,他們的裝備與秩序只略遜於第十軍團,同樣是結陣緩緩向前,盾牌緊密以防禦箭雨,像一只披著甲的向前爬動的大烏龜。

“這才是真正的夾門魚鱗陣啊,與之相比,大夏和埃及的希臘人之陣,皆不如也。”奉任弘之命,帶一千漢軍在此抵禦敵人奇兵的陳湯不由贊嘆。

自從十年前,他效仿任侯爺,棄勺從戎以來,陳湯從未如此興奮過,他們遇上的是百載難逢的強敵!

但陳湯又自信地說道:“若使我於平原相遇,以馳射甲騎可敗之!”

幾年前安息人就曾大敗“秦軍”,殺了一個叫克拉蘇的將軍,那場戰例是任將軍派人去打聽來,將過程印刷出來,讓軍官們反復學習的。

但今日,是守城之戰,沒有騎兵。

任將軍說過,面對強敵,什麽樣的手段都不過分,只要為了贏得勝利!而更強的敵人,意味著他們在研制新式武器上,會得到更多動力——若總是弩機重甲輕重騎兵一波解決,為什麽要更新換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