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印鈕(第2/3頁)

唯一值得擔心的是,先零羌在面臨四面是敵的情況下,不敢作亂了。

接下來的旅途寒風更甚,一張口就感覺唇舌都要凍僵,一路無話,東返的前幾天十分順利,跟著龍耶幹芒東繞西繞,居然真的沒碰上先零羌。他們抵達了四個部落,將歸義羌侯之印一一送了出去,卻不提任何要求。

但在最後一站,好運終於到頭了。

還是敏銳的龍耶幹芒發覺了不對勁,對面來的不是迎接他們的別部小豪,而是憤怒的先零羌!

他第一個調轉馬頭,對眾人大喊:

“跑!”

……

董通國的馬走不動了,它屁股上中了兩箭,在地上留下了一串血跡,而董通國背上也挨了一飛石,疼得不行。

方才真是險極,他們進入先零羌的陷阱,多虧龍耶幹芒察覺不妙。

董通國緊隨其後,死死跟著龍耶幹芒,在湟中,不識路徑與死無異。此刻回過頭,隨從盡失,可他好歹脫身了,西安侯讓自己所持的節杖無恙,懷裏那最後一枚羊鈕歸義羌侯印也在。

出使總會有意外,董通國在來之前已做好了準備,一來是不相信羌人敢殺他堂堂六百石的護羌校尉長史,先零羌雖然屢屢試探,卻始終不敢直接進攻郡縣,與漢開戰,說明他們也在猶豫。

二來若能立功,封賞確實誘人,自從傅、任二人以西域事封侯後,敢於冒險的人就多了起來,董通國不求能拿到龜鈕的列侯之印,可若能在千石位置上結束仕途,也足以在故鄉留名了。

外頭的先零羌肯定還在搜捕他們,最緊要的是逃出去,西安侯說了,只要能順利封罕開、卑禾為羌王,便算全功。

“龍耶幹芒。”

董通國腦子轉得很快,知道自己失了馬,受了傷,只能仰仗這羌人了,也害怕他起了歹心,拋棄自己獨自逃跑。遂走過去,將懷裏最後一枚羊鈕金印遞給龍耶幹芒。

“這枚歸義羌侯印,你先拿著。”

“董長史這是何意?”龍耶幹芒倒是神色如常。

董通國誠摯地說道:“此番深入湟中,你立功不小,如今只用護送我回到令居城,我便會稟報君侯,說你立了首功,待日後恢復了龍耶部,你也能得到朝廷冊封,成為一位歸義羌侯!”

龍耶幹芒看著那金印,一頭小巧的綿羊塑像,打磨得發亮的黃金,他在金城為奴一年多,沒掘出來一粒金子,如今見到了,心裏卻沒有半分波瀾,反而合上了董通國的手,對他笑道:

“我不想做什麽羌侯,我只想對先零羌復仇,董長史,你的馬折了,騎我的。”

說著龍耶幹芒下了馬,要攙扶董通國上去。

“真是條好狗啊。”董通國松了口氣,這是他被冰冷的箭簇射入後背前最後的想法。

董通國的身軀歪歪斜斜掉下馬,龍耶幹芒走上前,發現他還有口氣,便幹脆地又補了一箭,同樣射在後背上。

而後撿起落在雪地裏沾了血的羊鈕金印,摸了摸上面的字後,將其拋在董通國屍體旁。

“我只想對先零羌復仇,若先前還不夠漢人與先零開戰,如今死了一位持節出使的護羌校尉長史,便夠了!”

半日後,龍耶幹芒才與跑散的使團吏卒們匯合,在眾人問他可見到董長史時,龍耶幹芒矢口否認。

“董長史是追著你而去的。”

龍耶幹芒搖頭。

“我回頭時,已經沒人跟著了。”

……

“究竟是誰殺了漢使?”

與此同時,湟水之畔,趕來後面對董通國的屍體,先零羌大豪楊玉不喜反怒。

“我說了要生擒,汝等怎帶回來了一具屍體!”

諸小豪緘默,沒人知道是誰幹的,在湟中,大豪指揮不動小豪,小豪吆喝不動部眾是常有的事,雖然下令活捉,但羌人追高興了胡亂射幾箭是尋常事。

先零羌雖有意回到湟水,但四十多年前的慘敗,族中老人還記得,參與過那場戰爭的楊玉亦未曾忘記,所以先零羌屢屢試探金城郡,卻一直沒踏出聚眾作亂,圍攻郡縣的那一步。

倒是他的侄兒,正值壯年的猶非躍躍欲試,覺得這是一個絕妙的契機。

“漢使前往罕開、卑禾,封了其大豪為羌王,你我卻還是歸義羌侯,這是侮辱,漢人已拉攏了小月氏,如今又要聯合兩部對付先零。”

“再拖下去,等小月氏徹底臣服於漢,等罕開、卑禾和別部都背棄吾等,先零就要四面受敵了。如今死了一個漢使,就算先零不動手,漢人的護羌校尉也會出兵,打罷,立刻召集別部諸豪,解仇立盟,更何況,吾等還有匈奴單於相助!”

“不錯,漢人最恨人殺其使者,當年龜茲國只殺了幾個吏士,就慘遭滅國,大豪切勿再有遲疑,漢人不封你為羌王,大單於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