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大秦威脅論(第2/2頁)

越是闕載,就越容易造成誤會和臆想,後世信息發達的時代,還有人相信印第安人是殷商東渡呢!

這頓酒喝到最後,原本半信半疑的張敞,已經開始接受此說了。畢竟那些零散的證據都表明,秦人確有可能西走,而最要命的是,根本沒人能夠證偽。

倒是楊惲與之告辭回家時,忍不住搖頭:“果然,連子高這種聰明人也信了,西安侯啊西安侯,虧得你苦苦求我,我才不願戳穿你。”

他何等聰慧,還協助任弘規劃制作輿圖,從任弘在地圖極西寫下“大秦”二字開始,楊惲就一針見血,猜出了任弘的目的。

“恐怕這秦將西躥建立大秦是假,西安侯欲借前朝余孽恐眾是真吧!”

……

不過如楊惲一般的聰明人畢竟少數,禦史大夫組織典屬國、大鴻臚兩個有司集議時,太史公書裏的關於西域、匈奴的諸篇亦被當做參考資料公布開來。

吵吵了一天後,楊敞疲倦地回了家,卻發現一向不順眼的楊惲今日十分恭敬地來與他見禮。

“父親辛苦了,不知兩個有司議得如何?”

“汝何不去問那西安侯?”

楊敞沒好氣地搖頭道:“粟特商賈只在玉門以西與官府貿易,不在長安,而去過條支的也僅有那史伯刀一人,此人如今蹤跡難尋,難以查證其說。”

“而安息王派來的正使上個月剛離開大漢,只剩下幾個商賈譯長留在蠻夷邸,今日在禦史大夫府召見問對他們。”

楊惲倒是很希望看到,西安侯謊言被戳破時是何等表情。

可惜結果讓他失望了。

“幾個安息人都一問三不知,唯獨譯長略知。”

楊敞道:“譯長說,在安息以西海中,確實存在一個大國,其民俗與任弘描述無二,城郭屬邦遍布海西。又言,百余年前,條支乃是大國,幅員萬裏,擁兵百萬,大夏、安息皆臣服之。後來安息王阿爾沙克舉兵反抗條支王,恰逢那大秦也在派兵攻打條支,條支兵敗遂弱,安息和大夏這才各為一方之主。”

“但安息國祚不長,內無史官,又常奪位爭亂,譯長亦是道聽途說,對大秦史事、源流不甚明了,究竟是不是秦將西躥所建,無從知曉。”

畢竟安息人的祖先,是來自中亞大草原的遊牧部族,盡管在王朝擴張時期,大量接觸到先進的希臘和波斯文明,然而其骨子裏仍然保留著比較濃厚的部族作風,加上與羅馬直接往來才十多年,能說得清楚才有鬼了。

但那安息譯長,倒是從側面證實了大秦國確如粟特商賈描述的,窮兵黷武,四處擴張,已經滅亡了不少邦國,大有一統海西之勢。眼下正在淩虐條支,安息先前內亂了數十年,無暇顧及,如今大秦國兵鋒已逼近其西界,雙方關系不太友善。

這下連楊敞都開始相信此事了:“汝外祖父不是說過麽,匈奴還是夏後氏北躥所建呢,我看這件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楊惲暗暗撇了撇嘴,反正就算此事被戳穿,西安侯也能將罪甩到粟特商賈頭上。

相隔萬裏導致的誤傳多了去,博望侯都曾認為蜀郡西南通身毒,結果騙得孝武皇帝耗費無數人力錢糧探索西南夷,卻一無所獲,任弘頂多是誤信,連傳謠都算不上。

他現在只好奇另一件事:“那大鴻臚和博士們如何說?”

楊敞道:“夏侯勝等一半人覺得粟特商賈不可靠,其言不必盡信,更何況路途遙遠,即便此事為真,也不必憂慮。”

“一半人則覺得不可不防,先前幾個反對設立西域都護府的公羊派博士弟子,今日竟然說……”

楊敞也覺得好笑:“彼輩說,既然此事可能為真,為了提防暴秦東返,西域都護府,確實不可或缺!”

……

而另一邊,任弘剛回到尚冠裏的家中,竟扶著墻彎下了腰,表情十分痛苦猙獰。

來門前相迎的夏丁卯大驚,還以為是任弘病了,連忙過來,卻見君子是扶著墻笑到肚子疼。

“這大秦威脅論,用來嚇唬那幫鴿派,還真有點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