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第2/3頁)

此法細節不必細述,反正結果是好的,產量竟能增產一石!而且還節約了人工,正所謂“用力少而得谷多”。

漢朝的農官系統比秦更成熟,搜粟都尉找到了增產的妙方後,便令關中的三老、力田和裏父老學習先進經驗,同時在朝廷主持下,向地廣人稀的邊郡推廣——那兒多是官營的屯戍田。

大漢朝之所以能只花了短短十年,便從武帝末年的荒廢緩過來,代田法是有大功勞的!所以趙過被後世稱之為“漢代袁隆平”,是實至名歸。

當然趙過功績不止這一項,他的創造裏,還有播種的耬車,改進的犁鏵,以及二牛擡杠。

從這時候起,便有了擡杠這個詞。

都是能沿用兩千年而不落伍的好東西,經得住時間考驗。

任弘是越聽越敬佩,但也問了宋力田一個問題:“宋力田做過農官,可聽說過一個叫汜勝之的人?”

……

“汜勝之?”

宋力田搖頭,他從未聽過這名。

“應該也是這年代的人啊,且也是農官。”任弘暗暗嘀咕,或許是還年輕,不知名?

雖然趙過十分偉大,但代田法,畢竟更適合國營農場屯田的大規模作業,朝廷鐵官為代田法鑄造的大器,比如裝有犁鐴的大型鐵犁,小農在自家小片田地裏用起來不太方便。

且在任弘看來,代田法仍不夠完美,不夠精耕細作。

若要讓漢朝的主力小農家庭戶戶增產,還是要指望寫了中國第一本農書的汜勝之啊。

正是趙過、汜勝之這一前一後兩位農業大師,引導了漢朝的農業革命,讓中原人口直飚到六千萬!

這可是在長江以南基本沒怎麽開發的情況下,簡直恐怖。

任弘料定,汜勝之就是與自己同時代的人,但尚未嶄露頭角。

遠水解不了近渴,能否讓扡泥屯田一年內實現自給自足,兩年內能供應過往使團、兵士,就看宋力田的了,任弘頂多提出一點諸如……將直轅犁改造成曲轅犁的意見。

中午吃飯時,任弘和宋力田說了一件事。

“宋力田,我近日來見到,樓蘭人所用農具皆十分古舊,竟還在用木耜(sì)耕地,不知犁田為何物,更別說牛耕了。”

“待到秋後種宿麥時,吾等若有閑暇,大可將用不完的鐵犁借與鄯善王,再將二牛擡杠、積肥等法傳授與他們,如此則用力少而得谷多。”

只要不在農事上不懂裝懂外行指導內行,宋力田在大事上還是聽任弘的,他沒啥意見。

但做翻譯的盧九舌就有些不解了,舉起手來。

這是任弘給他們定的規矩,有話說要一個個舉手,不要七嘴八舌。

“任君,高價借出鐵犁倒是可行,但我不明白,為何要將其余農事技藝白白教給樓蘭人?肥了他們,於吾等又無好處。”

“誰說沒好處?目光要放長遠些。”

任弘跟他們講了道理。

“傅公雖令我與奚充國在樓蘭屯田,但吾等短期內能自給自足就不錯了,大軍使團往來,根本供應不及。若從敦煌運糧?隔著白龍堆根本不可能,發十石糧,人吃馬嚼,抵達時恐怕只剩下一石。”

“所以兩年之內,漢軍所食,依然要靠鄯善國提供。”

“南道諸國過去難以供應漢使,不過百多人過路,便多有怨言,只因綠洲城郭土地少,所種糧食畝產也少,只勉強夠自己吃。若能教其中原力田之法,讓麥、粟產量增加,才有多余供應漢軍啊。”

樓蘭鄯善是漢朝重返西域的第一站,是橋頭堡,只有將這裏經營好了,糧食有富余,才有繼續向外拓展的可能。

所以任弘認為,大可將樓蘭鄯善視為漢之郡縣,將中原已有的先進農業技術推廣開來,這東西自然傳播極其緩慢,不主動提倡的話,牛耕再過個五百年也傳不到。

當然,他也有自己的原則:

第一,養蠶絲綢、炒鋼鑄造等漢朝核心技術必須嚴格控制,絕對不能出玉門關!

第二,千萬別為了逞一時之快,裝一時之逼,為了用正常途經也能解決的小麻煩,而在西域亂搞發明!

西域是諸多文明的十字路口,比如扡泥東邊的米蘭古城,後世在那發現了北印度的文字、波斯的錢幣、希臘的天使、犍陀羅的佛像、甚至是羅馬風格的布匹。

你鼓搗出的新東西,或許不會受中原待見,卻可能西流,從而對世界歷史產生劇烈影響!

苦得年年壓針線,卻給人做嫁衣。到時候東方不亮西方亮,那才是真正的大麻煩。

當然嘴上,任弘是不可能這麽說的。

他大義凜然地說道:

“匈奴禽獸胡虜也,貪心不足,只知道對樓蘭勒索和奴役,要他們年年繳納牛馬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