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臣不臣(第2/3頁)

這是客氣話,不管柳巴拒絕還是答應,都是有好處的。

答應了,自然是“蓬蓽生輝”;婉拒了,也讓人知道,他們滑氏在漢子國,是有存在感的。

“老滑子教誨,巴不敢忘,君上亦多稱贊,言老滑子乃是‘一寶’,諸君還當多加珍惜。”

見柳巴突然很是和氣地還禮,有人提高聲量問道:“敢問柳子,何謂‘一寶’?”

“君上曾言: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周圍氣氛為之一靜,旋即又是齊齊喝彩,更是有人擊節贊嘆:“誠乃至理名言。”

見他們一個個從懷中掏出“小本本”的模樣,柳巴愣了一下,這畫面,似曾相識啊。

不過柳巴心中也是有了判斷:洛邑貴族,果然豪富。

就算是淮中城的造紙廠從未停歇過,紙張也是不敢人人消費。

好鋼用在刀刃上,紙張大多都用在辦公、教學、宣傳上。

如無必要,也是不拿來作畫練字的。

白紙極為昂貴,越白越貴。

只是那種麻色紙張,也被稱作白紙。

麻布的本色,這年頭,也是稱作“白”。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李氏,果然非同尋常。”

遠遠地在城樓馬面內,有人在內側傾聽。

“吳人多有言其乃‘李官’下凡。”

“荒謬之語,豈能相信?”

“那……又傳乃是吳威王血脈,也不知真假。”

“勾陳……”

用常理來判斷,那是真的不信。

可是勾陳這個人,別說被爆打過的人有點覺得搞不懂,就算沒有被爆打,也是看不明白啊。

自己明面上的兒子都死了一茬又一茬,結果一個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野人,卻一路風風光光,而且現在,居然位列諸侯,天下間不可小視。

就算現在漢子國暴斃,幾百年後,漢子國的人也能淡定地參與諸侯事物。

即便有人瞧不起,但“根正苗紅”啊,周天子蓋的章,還能有假?

“如今‘天皇大帝’一事,只怕是瞞不過去的。大王見或是不見漢子國使臣,都是極為麻煩。”

何止是麻煩,雖然周天子的面子已經徹底沒了,可維持王畿內部的體面,還是要的。

真要是三天兩頭被諸侯上門羞辱,那還過不過日子了?

就是現在,周天子還得擺平洛京周圍土地的瓜分,大量的老姬家血脈,都成了老地主。

爭奪土地的樣子,那叫一個醜陋。

辱沒先祖的行徑,做得一個比一個快,偏偏周天子還不能痛下殺手。

這個周國,還需要他們這些鐵廢物來運轉。

“唉……”

一聲嘆息,一人在城頭上突然道:“倘若正如姬巴所言,漢子國以《威王遺書》為聘禮,也無不可!”

“還有甲兵,如今淮中甲兵,天下第一。”

“有得談,周南王姬,便送予李氏罷!”

“善。”

柳巴沒有進駐朝貢天子的封田,貢田周圍的屋舍,早就被周天下治下的豪強貴族們瓜分一空。

即便現在周國的土地越來越少,但每年還有大量的土地要被分封出去。

這種糟糕的情況,讓天子的財政極為不良。

也就是接著鄭國、晉國、楚國時不時發動的戰爭,周天子才能渾水摸魚。

當年周懟王在台上的時候,以“一視同仁”這種腦癱操作,惡心了天下諸侯的同時,也順便搞死了不少洛京周圍的鐵廢物。

王宮收支平衡,也就是從周懟王時期開始。

在此之前,周天子全家老小都是吃救濟的。

不是晉國就是鄭國,要不然就是秦國蔡國,偶爾齊國魯國。

總之,有了救濟,就能日子好過點。

保暖內衣都是修修補補,結婚都不敢鋪張浪費,多吃二兩黃豆,還得琢磨是給馬吃呢?還是給人吃。

至於說發放的俸祿,一般多是賣完了封號官爵,有了進賬之後,再按比例發放。

搞不好就是一三五發工資,二四六間歇性發工資。

講白了,大家都是湊活著過,能活著就挺好,不能活著,那就跑路吧。

整個洛京的最大財源,就是市稅。

洛京保持天下繁榮的根子,就在這裏。

正常的農業稅,在周懟王之前就已經崩潰,都是老姬家的人,你好意思收?

你收了,你還是人嗎?

老姬家的老少爺們兒,有事兒沒事兒就威脅天子,你敢收稅,我們可就要“國人暴動”了啊。

懟王不慫,總算保住了市稅和關稅,後來“一視同仁”的財政逐漸良好,還發動了一場鄭國內部的幹涉戰爭,重新讓周天子的力量顯露於國際舞台,也是因為這個。

而這兩年,國際環境很不好過,情況已經是急轉直下,到處都在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