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國運莫測(第3/4頁)

只是秦國人能想到的,晉國人同樣能想到,所以才有晉國爭霸,卻又長期把持河西、渭南的大量土地,並且始終保持戰略進攻的態勢。

時勢變幻莫測,東南吳國連續出了兩頭禽獸之後,對晉國也好,對秦國也好,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戰略轉變。

秦國在冒險,晉國同樣在冒險。

當秦國的精銳步兵,進入南山,迅速占領楚國邊塞的同時,晉國的大部分,也迅速在河西集結。

微妙的戰場氣氛,讓秦晉兩國的邊境百姓,都感覺到了不尋常的地方。

戰爭顯然又要來了,相對太平了沒幾年,這一次,大概又是要開打。

老秦侯知道晉軍動向之後,先行派出使者,為的就是拖延一下晉軍的行動。

使者分了兩批,一批是直接前往絳城,說是要給晉王獻禮;另外一批則是前往河西,說是秦君聽聞晉國上卿駕臨河西,特來問詢,有沒有什麽是秦國可以幫忙的。

秦侯的使者抵達河西之後,見到了晉國上卿魏操,走完流程之後,在大殿之中,面帶微笑很是關切地行禮說道:“君上聽聞上卿巡視河西,故命吾前來,代為傳話,若上卿欲征討戎狄,秦國願出兵相助。”

使者不卑不亢,風度不凡,便是在晉國之中,這樣氣度拔群之輩,也是少見。

晉國上卿魏操同樣也是面帶微笑,拂須看著對方:“樗裏氏相較子車氏,果然要忠誠不少。”

聽得晉國上卿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樗裏氏的秦國使者面色坦然,並沒有感覺遭受羞辱。

“子車氏護送公主前往吳國,成全‘吳秦之好’美談,亦是忠誠。”

“呵呵呵呵……老夫適才,不過是戲言。”

言罷,魏夫子站了起來,緩緩地走了兩步,然後扭頭看著樗裏氏,“貴國願意相助,老夫自然是欣喜。晉國欲除渭北之戎,貴國若是願意相助,便出兵前往槐谷,截斷渭北之戎北逃之路。”

秦國使者樗裏氏面色如常,微微一拱手,還是面帶微笑:“既是相鄰友邦,如此行事,不過是等同舉手,秦國自無不應之理。上卿若是同意,此時便可擬下盟約,吾也好早早返回國中,將國書遞呈君上。”

“此去平陽,想必是需要些時日,只怕延誤戰機啊。”

“快馬加鞭,定能早去早回。”

“如此甚好。”

雙方的交談相當的友好,絲毫沒有劍拔弩張的氣息。

直到樗裏氏的秦國使者返回,晉國方面也沒有什麽為難的意思,反而禮遇有加,讓秦國的使節團,都感覺不到晉國的惡意。

只是在返程的路上,秦國使者樗裏氏對左右嚴肅道:“我等在外,當早做算計。”

“君子何出此言?晉國待我等極為和善……”

“和善?呵。”樗裏氏冷笑一聲,道,“只怕晉國此時,已有滅秦之意!”

“滅秦?!”

左右大驚失色,講這種話,是要負責的。

但是樗裏氏卻是依然說道:“此行使晉,不過是緩兵拖延,只求入楚大軍,能早有準備。倘若晉國此時不開戰,未必是好事啊。”

“君子……”

左右都是被他嚇到了,來的時候,使節團是有心理準備的,那就是晉國打算開戰,準備偷襲秦國,他們這些使者,等於來晉國就是送死。

但是現在不但沒死,還在晉國又吃又拿的,還順順利利地回家,心理上的變化,自然是就是不同。

陡然被樗裏氏的話嚇著了,顯然是難以接受。

只見樗裏氏面色肅然,眼神閃過一絲愁容:“若是前往鹹陽的路上,晉國埋伏我等,那便是好事,說明晉國最近就會動手。若是沒有……”

樗裏氏心知肚明,現在秦國就在冒險,冬天一到,秦國能不能把商於之地中到手的部分拿住,都是小事。

萬一晉國在冬天跟秦國開打,那麽秦國能拿來打仗的精銳,就少了很大一部分。

一個冬天,能改變太多事情了。

以往冬季很少有作戰,但是現在不一樣,有了逼陽之戰這個樣板工程,列國也是琢磨了一點技術和打法出來,晉國哪怕只是殺過灞水,秦國就只能發動男女老少拖家帶口繼續玩命。

對樗裏氏來說,穩妥的做法,就是把商於之地的部隊,拉回來一點。

但樗裏氏同樣很清楚,這不過是對現在的秦國,屬於穩妥的做法。

長期來看,就是死路一條。

晉國稱王之後,必定要擴張,一定要打一場像模像樣的“稱王之戰”,沒有比秦國更好的目標了。

秦國要想保命,對付以前的晉國,龜縮死守是有用的,因為晉國不會跟你死磕。

但是對付現在的晉國,沒用。

所以秦國想要續命,就得找到反殺晉國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