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宋國機會很大(第2/3頁)

因為陳國國內的臣子,肯定沒有他這個老君來得明白清楚,他兩個女兒都落在了李解這個“色中餓鬼”的手中,總算結果待遇還挺好,捏著鼻子認賬,也就過去了。

而女兒們也不差,時常把一些機會傳回來,陳國這兩年也算是小日子過得挺好。

只是女兒們除了把機會給親爹,也會告訴親爹,她們老公是個什麽鳥樣。

所以陳侯完全不相信李解是那種聽了調解就能罷手的,要搞到什麽程度,打成什麽爛樣,全看他自己需要。

至於旁人言語,頂個屁用。

什麽狗屁公侯血脈大夫體面,統統踩爆,踩在腳底,踩在泥裏。

正因為清楚明白,所以陳侯從不介入到李解的對外戰爭中去,甚至連李解的內部政治,也過度接觸,只是盡量地安排一些陳國有為青年,跑去學習先進技術,以及適應幕府的工作節奏。

沒辦法,老陳侯害怕得很,他能不害怕嗎?他害怕極了。

女兒“桃花姬”媯夭所生的女兒,小字“宛丘”,這啥意思?

甭管是啥意思,反正老陳侯沒有往好的方向去想。

他現在甚至覺得,自己兒子上位之後,便宜女婿李解要不要搞死自己兒子不知道,但自己的女兒“桃花姬”媯夭,肯定想要讓自己弟弟下台!

生死且先不論,反正只有媯夭的弟弟不做國君了,這“宛丘”,才有機會落在她女兒的手中。

於是乎老陳侯在外界的眼中,顯然就是有些勇氣不足、垂垂老矣,反正就是沒可能在李解那裏直起腰來說話的。

宋國人不知道底細,所以宋國士子也沒有覺得勇氣欠缺的老陳侯,會去介入什麽淮、漢相爭。

“如此,唯齊國與我國,方有機會。”

“不錯!唯齊與宋!”

“難怪茅初九所言,此乃機會!”

心思活泛之後,幾個宋國士子立刻眼睛一亮,旋即下定決心,回家之後,就把這個判斷告訴給家中長輩。

等到明天朝會,大相戴舉肯定也會針對此事進行預判。

甚至推算了一下李解攻克郢都的時間,幾個宋國士子甚至覺得,楚國的使者,說不定已經在路上了。

正常情況下,能夠進行調停甚至出兵幹涉的國家,必定也是大國強國。

宋國和齊國比起來,顯然齊國要更強。

只是返回各自家中的宋國士子,都覺得齊國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是齊侯跟李解有仇,一篇《愛蓮說》,現在還在淄水為人傳唱,李解搶了蔡國公主蔡芙,這是事實;而蔡國公主蔡芙,已經被蔡侯許諾,出嫁給年老的齊侯,這也是事實。

甭管齊國老頭兒是不是還龍精虎猛,反正老婆被人搶了,這是天下列國都知道的,諸侯之間互相搶奪女子,並不稀奇,但搶了之後不吭聲,很少見。

搶了之後不吭聲的大國強國,更少見。

搶了之後不吭聲的大國強國,還舉國上下樂樂呵呵地跟奪妻之仇談生意的,那就只有齊國一家。

在宋國士子們看來,這時候齊侯調停個屁的調停,直接開打,偷淮水伯的後路,能搶的都搶了,新仇舊恨一起算,豈不美哉?

其次齊國還盯著莒國、魯國、衛國、燕國的地盤。

尤其是莒國,老烏龜羿陽君姬玄的兒子們,在這裏簡直是生根發芽一樣,一人一個城兩個城,頗有點周室初封天下的盛況。

只是這“天下”,有點袖珍,有點貧瘠。

不過對齊國來說,這是大好事兒啊,打著為莒國好的名義,就能把莒國的好處全吃了。

黑鍋則是吳國人去背,甭管羿陽君姬玄跟吳威王是不是不對付,這也改變不了是吳人“鳩占鵲巢”。

而通過莒國,又打通了南線通道,隨時可以繞過山地,包抄魯國。

齊魯雖然相鄰,但以往齊魯相爭,打一場仗是真的費時費力,現在不一樣了,莒國要是完蛋,魯國東南就曝露出來。

齊國完全可以用舟船將部隊調往南線,然後夾擊魯國。

還是那句話,新仇舊恨一起算,魯國必須死!

就這麽個當口,這麽個機會,還沒人幹涉齊國,齊侯這個老江湖,怎麽可能放過天賜良機?

最後就是從齊國的國家利益出發,調停什麽?調停個屁啊調停,最好李解把所有的精力都耗在擺平楚地叛亂上。

憑這三點,宋國士子們都覺得,這的的確確是宋國的機會。

可以說百幾十年來,從未有過這樣的格局。

晉國對內稱王,內部正在梳理,卿士豪族開始了兼並,無暇兼顧國外的風雲變幻。

秦國繼續開拓向東的路線,晉國走不通,只能走楚國,楚國又不會白給,那自然是訴諸於武力、暴力。

吳國王畿一片混亂,五湖大夫互相攻伐,越國遺民頻頻作反,就算有心打壓李解,有那個心,沒那個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