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3/4頁)

秦國子車氏的人尤為明顯,他們是武士階層,作為秦國公族,行政施展跟他們其實關系不大,主要功用就是維護公族然後賣命賣血。

長期以來就是武鬥第一線,不管是對外還是對內,都是如此。

這年頭的秦國,版圖疆域不可謂不大,但真正的精華區,還是在渭河平原上。

西域的土地無比廣袤,人口加起來,可能也就是秦國幾個城邑的體量。秦國之所以不能放棄西域,根子在無法東擴上。

晉國在一天,秦國武士階層就翻不了天,天大的功勞也就只是幹幾個蠻子部落。

沒有對晉作戰的真正戰功,秦國武士階層長期就是擺設,說是廢物有點過分,但撐死就是在戎狄區稱王稱霸,多少有點丟人。

子車氏跳出秦國這個圈子,抱住了夜月公主這條金大腿,那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冒出來的念頭。

前後歷時數月,不但見證了倒黴公主逆天奇跡,還看到了公主逆天之後的深厚實力。

這年頭,一個女人強不強,就得看她背後的男人……

子車氏對這個男人相當滿意。

“嘗聞海陽縣市,不同於五湖之地,不知諸君可有往來江東者?”

老秦人比較直接,想到了就發問。

眾人聽了這問題也是愣了一下,然後環顧四方,打探有沒有人去過江東的。

列國貴族子弟,走南闖北的極多,吳國強盛之後,前往姑蘇的自然也少不了,在場中人,必定有去過的。

只是,去過之後,願意出來講講區別的,只怕不會多。

等了一會兒,兩個齊國人起身出列,沖四方行禮之後,一人坦然道:“千乘高嚴,有禮。”

“善。”

“請。”

“高君請。”

高嚴眉目和高紈仿佛,只是他身材要更加削瘦一些,雙眼淩厲,須髯筆直,鼻子高挺而聲音渾厚,一開口就仿佛是在瓦罐中說話,那種宛若牛叫的低音,很對這年頭人們的胃口。

“江東自鳩茲起,一縣之長,主兵事,如南巢氏、山越、防風諸部,各地皆由縣大夫率軍鎮殺。至五湖,蠻夷稀少,沙野眾多,故五湖大夫多為縣令、縣師,主政事,雖有戰事之責,卻多設有縣尉,以各司其職。”

一番解釋,高嚴將吳國核心區的統治模式,大差不差地說了一通,而短短的一番話,也把吳國的制度混亂講了出來。

因為僅僅是在“縣”這個單位上,吳國就沒有貫徹如一,內外有著明顯的親疏,還是周室宗法的那一套。

越靠近中央,日子越好過,操心的事情越少;越遠離中央,日子越艱難,還要負責打仗,跟蠻夷作戰。

吃了苦頭的,未必就能有等效的回報,全看投胎技術好不好。

而在這個基礎上,還有更加奇葩的制度存在,比如說李解的出頭,就是這種奇葩制度的結果。

吳國的最高統治者,對底層的關注度,幾乎就是零。

大概就是屬於愛咋樣咋樣,只要不造反,只要願意上貢,一切都好說。

然後在關鍵的交通要道上,比如說棠邑、淮縣,就設置重兵把守,吳甲和健旅都有一定的數量,以點到面,進行輻射鎮壓。

其余蠻夷聚集區,比如之前淮夷的核心區鹽城,則是安置政治鬥爭失敗者,羿陽君姬玄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姬玄之外,鳩茲的公子朱同樣如此,他們都是跟勾陳競爭的失敗者,但失敗者並非就一定要去死,做個工具人,被老妖怪繼續敲骨吸髓廢物利用,還是可以的。

經過老烏龜姬玄十幾年如一日的經營,鹽城現在至少已經可以種植主糧,產量低是低了些,可有和無,是兩回事。

再過十幾二十年,本地土地產出可能還是很貧瘠,但種植面積肯定能上去,而耕地面積只要上去,總的產量是可以預見的。

這種模式,周室很久之前就不用了,唯有霸主級大國,才有這樣的資源繼續這樣玩。

晉國如此,齊國如此,楚國吳國秦國,也大抵上如此。

擴張之後的土地不想放棄,就封出去,或者分出去,幾代人下來,總能消化。

不過不同的霸主,操作模式顯然各有不同,晉國更加的單純,制度成熟不說,還極為穩定。

吳國就有點非主流,君主強,則國強;君主弱,則國弱。

這樣的國家,在國際社會看來,都是長不了的。

當然出現李解這樣的變態,也不知道是該羨慕還是該恐懼。

“江陰、江陽駐地,一地官長非同五湖大夫。故縣令、縣師不至,縣亦泰安;縣令、縣師至,縣亦平穩。”

高嚴說罷,看著眾人又道,“江北諸縣,非吳國所置之縣,乃江陰所有之‘縣’,故縣掌民政,市管經濟。至於兵事,諸君皆已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