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宋國大危機(第2/2頁)

當初鹽城羿陽君姬玄之所以不敢走西線,就是因為這裏駐紮著吳國邊軍,數量雖然不多,可比淮縣那邊狠辣多了。

這也是為什麽鹽城軍首先去找淮縣這個大城市麻煩,看似淮縣是個更難啃的骨頭,實際上根本不是那麽一回事。

只不過吳國吞並這片地區,還缺少點名義,畢竟原先鐘吾國這個“國”,還有政治實體存在著。

現在不一樣了,有了晉國這個老牌霸主的承認,早先還保存鐘吾國流亡政府的國家,都會直接拋棄他們。

整個地區,就是真真正正地成為了吳國的一塊肉,誰再來覬覦,都沒有了任何理由。

而晉國則是不同,獲得的地盤在泗水以西,淮水以北,土地相對貧瘠,但有一個好,剛好卡在楚國的東北門戶上,對宋國也非常有威脅,因為宋國東南就徹底暴露在了晉國力量面前。

晉國占據這片土地之後,宋國在泗水以西的土地,就成了一個狹長的長條,被晉國飛地和逼陽國包夾其中。

如果逼陽國歸附吳國,成為吳國的地盤,那宋國的戰略局面,就會出現天翻地覆的變化。

被兩個超級大國夾在中間,哪怕只是東南一片狹長國土被夾在中間,但門戶大開,沒有天險關隘可以守,因為東南山脈落入晉國之手,泗水關隘掌控在吳國那裏。

一旦國際局勢出現驚人變化,兩個超級大國隨時可以發動戰爭,不敢說長驅直入,直接把宋國東南精華搶劫一空,根本不費吹灰之力。

這也是為什麽宋國卿大夫緊張到不行,此時的心情無比糟糕。

宋國國君子橐蜚雖然驕橫,但是不傻,地緣政治上的變化,會產生一系列反應,現在就有一個不是選擇題的選擇題。

“逼陽國……勢在必得!”

不多時,宋國諸大夫全部到場,分析了情況之後,有了這麽一個共識。

“吳、晉皆是虎狼之國,兩國平分徐國,必有密約!”

“若晉國設縣建制,開辟城邑,我大宋國……危矣。”

“攻破逼陽國,方有喘息之機!”

“北地邊軍,當秘密召回,再戰逼陽,須戰必勝,攻必克!”

“吳國李解之佐商無忌,如今就在夏城,會面諸國大夫,以‘赤霞’為餌,誘諸侯反宋而奔逼陽。此人乃奄國之後,唇舌機巧,不可不防!”

滿朝卿士都是察覺到了危機,現在如果不預防,那將來宋國滅亡,就是他們這一代人種下的惡果。

而且已經是不得不迎難而上,如果逼陽國不拿下,等到吳國領導人換屆成功,讓新的吳王建立起威嚴之後,怎麽可能放著宋國東南那麽大一塊肥肉不吃?

晉國有了淮北這麽一塊“飛地”,等於就是把影響力直接插入了中原以南,霸主的影響力畢竟高漲,對晉國將來在北地用兵,同樣有著更強的號召力。

甚至還會出現南北夾攻的狀況,這種事情一旦發生,就是不可挽回。

可以說,宋國君臣此時此刻的危機感,都達到了頂峰。

“諸侯拉攏,不可懈怠!”

“不拘威逼利誘,此時此刻,當全力以赴!”

“國中吳人……當如何處置?”

“切不可激怒勾陳——”

“是……”

現在吳國只是要順利消化原本就吃下去的地盤,沒有要對外用兵的意思,唯一的吳國勢力,只有江陰子李解一人,他一個城邑,能出多少兵?

老妖怪既然要安安穩穩完成權力過渡,那就隨他去吧,但是要真的刺激到了這個老妖怪,誰知道他會幹出什麽事情來?

誰不讓老妖怪一時痛快,老妖怪就會讓誰一輩子都不痛快。

這麽一個任性的家夥,宋國君臣現在還沒有被恐懼和焦慮支配理智。

“此戰,關乎我大宋國……”

有個年輕的下大夫眉頭微皺,開口嘆了一句,但察覺到這樣的話不吉利,於是閉口沒有繼續說下去。

但是不說歸不說,宋國精英們也心知肚明,事關國運啊,稍有差池,萬劫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