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養豬大業(第2/3頁)

周恒沒想到,劉仁禮想的倒是很深刻,不過他確實找到了問題的關鍵,想要推行一個政策或者是新的東西,不是光靠一個人一腔熱血就做到的。

必須有自己的團隊,有一定的執行能力,還有一定的權利,更重要的是財政的獨立,去支持作物市場化運行,還有獎罰制度,不然很難大面積推廣。

能自己感悟,比他去教更好,這說明劉仁禮真的用心去研究這些了,這才是推廣所需要的思維方式,如若他去做這樣的推廣最合適不過。

“劉大哥不要著急,你總結的非常好,其實這些不是不能解決的問題,衙門不是趕走了那麽多人?

你可以招收一些種植方法掌握出色的人,還有善於做動員的人,還有善於溝通的人,這些人在府衙裏面可以單獨設立部門,或者是從現有的衙役裏面選拔。

比如成立專門的農耕部,專門給農戶指導種植方法的,還有技術部,專門教人操作各種機械,之後我還會將飼料加工機帶過來,這些都可以進行培訓。

當然還可以辦學堂,按照不同年齡,開設不同的學科,不學四書五經,就學算學還有識字農技,要真正的讓這些人學有所用,如若學得好了有專長,可以推薦到北山,或者醫學院去學習。

各個方面,可以隨著發展按照你的要求,重新規劃部門,將衙門真的輔助功能提高,老百姓不愁吃穿,家家有余糧,偷盜糾紛自然就少。

府衙真正的功能,不僅僅是審案子、收繳稅金、賑災放糧,這些都太過片面了,一個通州今後如何發展,如何利用好運河水路,讓下一代能吃飽穿暖安居樂業,作坊鋪子能發展更好。

即便是鄉紳也不是靠著克扣租子稅負過日子,這才是一個知州,甚至是布政使需要去思索的問題,想明白這些,自然知道衙門的部門都怎麽做,如何設立。

反正皇帝已經給了權利,那就好好改一改,將通州來個大變樣,經濟發展,修橋建路,連接碼頭直抵通州城和京城,讓農民富足,人人不缺吃穿,孩子有書讀,這才是真正的造福一方。”

劉仁禮瞪大眼睛,半晌都沒有說話。

周恒所說的這些,無一不觸動他的內心,想要造福一方,不魚肉百姓,不是單單審理好案件,完成稅負,遇到災禍就賑濟一下,這只是為官的最低要求。

“你說得對,剛來通州的時候我心裏想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要做好本分,讓通州減少案件,百姓能夜不閉戶,春澇的銀子能分發到農戶手中,鄉紳的租子不至於太高讓百姓不被餓死,免得成為流民背井離鄉。

現在回頭看,我看待事物的目光短淺了,自從治理春澇的水渠修建好,無論百姓還有當地鄉紳,對我的信任高了不是一點兒。

隨後種植兩種作物,一個個得到了真金白銀,這是他們之前無法想象的,畢竟土地有八成都是之前的坡地和荒地,並非良田。

之後看到產量,夏季的播種沒用怎麽費力氣,就按照我們之前設計的推廣措施一公布,不到半個月,通州金土豆和玉米的種植面積,已經覆蓋九成。

這是什麽概念?

就是說,除了菜園還有一些豆類,剩下的糧食全部都沒有種植,只是金土豆和玉米兩種作物。

或許是因為利益,或許是因為那些條例的恐懼,無論怎樣能按照府衙的要求完成種植,我還是非常欣慰的。

不過聽你說了這份規劃和暢想,突然之間讓我覺得有了方向,之前一直是如在濃霧中,雖然知道向前,但真正要怎麽做,如何做還是迷茫,可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讓我覺得透不過氣來。

現在不會了,我需要好好想一下,擬出來一個章程,如若陛下應允,我這裏就開始實施開辦學堂、修一條通往京城的路、辦一個飼料加工廠,最好能搞一個你們北山那種暖棚。”

周恒伸手攔住劉仁禮的動作,他說得正在興頭上,從周恒的提議裏面瞬間想到好多內容,被周恒如此一攔著,頓時愣住了。

“怎麽了?”

朱筠墨晃悠著腦袋,在旁邊一邊剔牙,一邊晃悠著雙腿。

“皇伯伯之前都說了,通州之事無論大小,皆有你劉仁禮來做主,可以不按照朝廷各項律法執行,他要看到的是通州推廣開兩種作物後,通州的整個變化,你的治理能力。

你這樣遞上折子,豈不是多此一舉,通州這裏的具體情況,皇伯伯並不清楚,而你將最終的決定權還回去,這是什麽意思?”

劉仁禮頓住了,一個知州如若在當地擅自開辦學堂,修建道路這不是小費用,尤其是從碼頭一直修到通州城,然後直抵京城。

薛老大他們往返時間過長,就是因為這條管道雖然有早已年久失修,不然也不會路上被堆砌石頭木墩都沒早早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