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父子的戰爭(第3/4頁)

所以,讓自己這個唐文凱的老上級轉述,興許是一件好事。

何況,作為當年那件事的經歷著,自己也清楚來龍去脈。

唐恒陽實際上是自己開不了口向兒子認輸,幹脆讓自己去做和事佬。

還別說,這就像打仗奉命攻擊某重要據點一樣,正面沖鋒代價太大,那麽幹脆來個迂回戰術。

軍長這麽說,實際上就看自己領悟。

好吧。

這種委托,誰能推辭?

於情於理,都要擔下來。

……

訓練場上喝彩聲震天。

下午4點的時候,所有隊員都來到了訓練場靠近營房公路的一角進行飛刀訓練。

其實訓練的科目都是根據國際偵察兵比武的項目來確定的。

比什麽,大多數就著重練什麽,有針對性的訓練。

就像下午新開的這飛刀科目,就是E國定下來的比賽科目之一。

除了飛刀,還有飛鍬。

在偵察兵隱蔽接敵中,有時候會遇到特殊情況,不便於開槍,又或者臨時之間子彈全打光,那麽身上的偵察兵匕首和工兵小鍬就是你殺敵的利器。

怎麽使用好這兩種武器?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用最快的速度將它們投擲到敵人的身上。

雖然現代戰爭裏,士兵身上一般穿著防彈衣,腦袋上有鋼盔,可是大腿、脖子,甚至手臂之類都還是裸露在外的。

飛刀可以刺穿對方的身體,而飛鍬用好了,一次就可以削斷別人的脖子,如果遇上沒有戴鋼盔的敵人,甚至一鍬可以切掉對方半個腦袋。

比武的具體的標準是——飛鍬項目要求在四米外,使用工兵小鍬對準人形靶進行投擲六次,必須讓工兵鍬直接插在靶子上,不掉落在地,才成功。

飛刀則要求在六米之外,其他和飛鍬的標準一致。

按照要求,上靶即可,但是也有更高一級的標準,在木質人形靶上面有三個直徑30厘米的紅色圓形標記,分別位於頭、肩膀和大腿位置。

命中這三個紅色的標記,則作為高級命中,可加分。

飛刀科目算是比較新的科目,基本上,大綱裏沒有要求,各部隊也是自行組織訓練,有些地方甚至不訓練這個科目。

唐文凱忽然發現,自己在這個科目上還是有一點點天賦的。

以往的科目摸底,他基本都是排在末流。

可這次飛刀第一次摸底,他的成績居然不再排在集訓隊的最後梯隊裏!

這是令人振奮的好成績。

也許是因為早上的“運送傷員”科目上的成功,他的成績在集訓隊裏由最後一名一躍升級到第七名,讓唐文凱一下子覺得有了信心,所以飛刀摸底上,徹底放松下來的心情令他發揮得到了很大提升。

還有一個禮拜就要進行第一次淘汰賽。

有越多的優勢科目,就能將自己的弱科目分數拉平、拉高,彌補不足,躲過淘汰。

這是一個機會。

飛刀這玩意其實並不難,距離只有六米,而技巧也沒有多少,站立對準目標,抓握刀身,猛揮手臂將刀甩出,在空中旋轉半圈後擊中木靶。

只要多練,臂力也足夠,上靶不是難事。

不過,難就難在每一次都不許失誤。

這個項目考驗的不是人的體力和技巧,因為這些只要多練習都能得到。

考驗的是人的心理素質。

你能上靶,不一定次次都能保證上靶。

保證連續上靶次數越多,成績就越好。

這個項目采取的是PK制,一路淘汰,看誰熬過的輪數最多,誰就是贏家。

現在經過一輪的PK,場上最後只剩下六名隊員還站在投擲線上。

而莊嚴和徐興國、唐文凱就是其中之一。

其余的三人裏,一名是紅箭的,兩個是C集團軍特種大隊的士官。

“決賽啦!決賽啦!”

教員也開始煽動氣氛。

“你們說,是哪個單位,哪個人,能熬到最後勝利!”

“當然是我們大隊的!”

“一定是徐副連長!”

“是我們莊連長!”

“是我們班長!是我們大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每個人都說出了心目中最可能獲勝的人。

偏偏沒有任何一個人說唐文凱。

少校唐文凱站在一旁,看著大家起哄,心裏有些失落。

也許,在大家夥看來,自己只是運氣好,無意中闖入了最後六名的決賽圈。

“我說,怎麽就沒人看好老同志呢?”

教員似乎想幫唐文凱打圓場。

圍觀的兵先是愣了一下,然後大家都呵呵起來。

這呵呵聲,笑得賊尷尬。

那種表情似乎也能說明一切。

都尊重老同志唐文凱,但是要讓這幫平素裏就牛逼轟轟不服輸只認強人的偵察兵和老特們昧著良心說自己看好唐文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