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1章 是我(第6/6頁)

“你勿將己意置於天下讀書人上,”天子駐足反問道:“朕再問你一句,若朕執意不肯,你又當如何呢?”

此刻林延潮但覺雙肩之上如負萬斤千鈞。

片刻後他笑道:“船中活計只詩編,讀了唐詩讀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絕句當朝餐!”

“草民是讀書人,生平只為讀書事!”

……

大雨終於有停歇的一刻。

林延潮入宮面聖兩個時辰後,林延潮終於從宮裏離開。

雨停之後,年久失修的廣場上,到處都是深深淺淺大小不一的水坑。

大雨過後的紫禁城更是顯露出幾分破敗的景象。

當林延潮行至皇極門時,聞訊而來的百官已是堵滿了台階之下。

順天府大興縣教諭張嗣修,他是張居正次子,當年發煙瘴之地為官。因張簡修之死,張嗣修被吏部尚書孫丕揚冒著觸怒天子的風險,將其調回京師出任教諭。

幾經榮辱張嗣修看著台階上的林延潮思緒萬千。

記得一次見林延潮時,他正去張府上拜訪,當時他的父親張居正評他為二十年後可當腰玉。

當時自己還腹誹良多,認為林延潮不過一介書生,只是文章寫得好而已。

但後來就是這個自己看不起的書生冒死上疏,滿朝無一人敢出聲,獨他為張家平反,真為疾風勁草。並且自那之後他仕途不僅沒有受挫,反用十數年爬到今日這位子。

他雖不知林延潮為何遲遲不肯入閣,但對於他心底早已敬佩至極,視他為恩人。

此刻林延潮穿著一身常服,寬袍大袖立在台階上。

林延潮目光掃視過台階下,掠過一個個熟悉的面孔,情緒平靜。

“皇上有命,百官接旨!”林延潮朗聲道。

官員先是一愣,然後從前至後的拜倒。

“萬歲!萬歲!萬萬歲!”

林延潮手捧明黃色的聖旨,但聽他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漢唐以降,以功業炳史冊者多矣。”

“若論意量廣遠,氣充識定,志以天下為己任而才又能副其志者,唯故相張居正一人而已。隆萬之際,朝政已馳,百官縱於下,將卒嬉於邊,士林囂於庠。紀綱萬事,群墮於冥昧之中。而瓦解土崩之禍,隱中於晏安無事之日。”

“此自非有雷霆之力不足以集上下渙散之孰,非有整齊嚴厲之法不足以其積久疲頑之習。張居正知其然也,慨然出其身以任之!”

……

林延潮話至如此,百官無不擡頭。各種心情醞釀之中,唯獨張嗣修已是泣不成聲。

“奮乾剛,行獨斷,宮府內外,一聽於己。賞罰予奪,悉決於心。不以攝政為嫌,不以死權為諱,推其意豈不以為大丈夫,天下之責當於我任之,任之而當。夫豈特無保爵位顧妻子之心即邀名譽之心而亦無之。所患者,吾志不行,事功不立。”

“最後眾謗於生前,奇禍發於身後。已於任事之初,逆睹而熟計之矣。古往今來從未有以亂政為良相,以安社稷為奸相者也。不能識人,不能察人,朕之過也!特復故相張居正太師太傅之官位,復謚號文忠,昭雪沉冤!禮部知道,傳諭各府縣,鹹使知聞!欽此!”

讀到此刻,淚水已打濕了詔書。

林延潮只見眼前一片模糊,連下面百官山呼也是充耳不聞。

此刻他仿佛朦朦朧朧看見一位年輕人,正是當年初入仕途的他,自己身前是巍峨高聳的宮殿,以及無數身著緋袍的官員。緋袍官員中為首那位美髯長須者轉過頭朝自己看來,點了點頭。

目光更深遠的地方,自己則成為一位少年。正是當初身處在蒙學的自己,那個小山村中他正與一位年老塾師大聲地說要以修齊志平為志。

百轉千回,千錘百煉,矢志不改!

今日已非當初的少年,但依然是那少年。

恍然間,無數官員湧到自己面前。

萬歷二十四年十一月,林延潮以賦閑之身拜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入閣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