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召對(第3/3頁)

天子道:“林卿,你講了這麽多朕都知道,但這又與重農抑商又何不同?”

林延潮道:“這正是臣現在要講的,陛下,理學,法家都講重農抑商。但略有不同,法家講重農抑商,乃是將經商之利收為國有,比如漢時收鹽鐵之利,宋時收茶酒國有,後來王相公變法,都是不增加百姓稅賦,而富國藏,此所謂民不加賦而國用足。此道就在於重農抑商,這也就是法家一貫提倡的‘利出一孔’。”

天子長嘆,張居正變法,主張也是在於‘民不加賦而過用足’。

天子怕林延潮看出心思,立即道:“但儒家講穩定,維護禮制,為何也講重農抑商呢?”

林延潮笑著道:“因為儒家也要變法啊?”

“變法?”天子訝然。

林延潮笑著道:“當年王莽改制就是采用儒臣所言的變法,儒家之變法就在於復古。王莽改制,為了恢復至周時的井田制,最後卻失了天下。後世儒家卻撇清幹系,言過不在己,而全在於王莽。”

天子點點頭,林延潮這話說到他心底去了,手下這幫大臣們是什麽尿性,他再清楚不過了。

林延潮道:“當今之天下,理儒們以為朝廷是談不上是好的,至少較於井田制,但至少比有大臣要變法好,故而理學趨於保守,也是傾向維護既得利益。”

天子恍然然後道:“難怪林卿言要變法,此舉在於通商恩工,然後為了國家開源嗎?”

林延潮道:“陛下,正是如此,重農抑商的國策,乃法家提出,在於讓國庫充實,但本朝的重農抑商,變成國不與民爭利,反而令朝廷窮百姓也窮。”

林延潮說到這裏,不再說了,因為下面的話就不是能和天子直言了。

工業革命時英國,人口差明朝三十倍,而國家收入卻差不多。

張居正變法,就是用國家向逃稅的官紳集團開戰,經他變法太倉銀收入從原先兩百萬一年,到了六百萬一年,雖說這六百萬,有部分是原來糧食改用白銀繳稅,但也是成效顯著,給國家續了命。

但是張居正的路,林延潮要不要再走一趟?

身為穿越者,當然是認為發展生產力比改變生產關系更重要。

重農抑商,導致穩定壓倒一切,如此抑制了人口的流動,信息的傳遞,沒有一個商業社會,什麽工業革命全部免談。

但是一個農業國家,要轉型成商業社會,需要什麽?

對於明朝而言,很多條件都已經成熟了,去蘇杭,南京走一走,看一看就可以知道什麽是資本主義的萌芽。

那下面呢?路要怎麽走?

林延潮感覺長路漫漫其修遠兮,而反觀天子卻有些解惑,他感覺當初對林延潮的變法,是有些誤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