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7章 後繼有人(第2/2頁)

他在聽聞崔琰的死訊的時候,心裏同樣的痛苦,崔琰並不是他的師君,可是,那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同道之人,如今,曹沖必須要獨自領著公羊,繼續前進了,曹氏五虎,每一個都走在了不同的道路,這樣皆然不同的五個人,竟然是兄弟,這實在是令人驚訝,眾人也開始效仿曹公教育子女的方式,自然也是希望自己的家門能夠更加的興盛。

甚至,曹公的第三代傳人,喚作曹睿的,在今年正式擔任張掖太守的位置,成為了兩千石,曹氏已經接替了袁家,成為了大漢最為顯赫的一個大家族,只是他們沒有一個處於高層的三令,若是再出個曹姓的三令,那這第一世家,便名副其實了。

坐在尚書台內,諸葛亮看著面前的孫權,兩人都沒有開口,他們這次前來此處,乃是有要事商議,這件事,在之後還需要侍中台大臣們進行表決,可是在現在,也還只是諸葛亮的一個想法而已,故而,他將孫權叫了過來,兩人一同商議,諸葛亮已經將自己的想法告知了孫權。

他希望能讓蒯越,陳琳這兩位大臣離開廟堂,告老還鄉,他只是剛剛說出了這個想法,孫權看向他的目光便有些古怪了,看了他許久,也不曾開口,沉默了許久,諸葛亮方才開口說道:“我讓他們離開廟堂,並不是與他們有什麽仇怨,我知道,如今廟堂都將朝中大臣分成了各個勢力,可是我向來就不是如此。”

“我們都是天子之臣……我對任何人,也都是一視同仁的,我之所以讓他們離去,是因為他們的年紀,他們的年紀都太大了,已經不大適合這個廟堂了,我希望能從貴霜接回兩個年輕後生,來取代他們的位置,進行磨礪,我們都老了……這些後生,遲早都是要接過我們的位置的……”

諸葛亮自從聽完賈公的教誨,便對於培養下一代的事情格外的用心,這孫權是知道的,可是他還是有些遲疑,他說道:“諸葛令公,我是相信你的,你是沒有什麽別的想法,可是廟堂大臣大抵是不會這樣認為的,蒯越與陳琳,都被認為是胖令公的人,而令公要換掉他們,這無疑會引起眾人的抗拒。”

“抗拒?”,諸葛亮很是平靜,“那孫仆射也是不願意了?”

“並非如此,令公莫要誤會,我只是為令公擔憂罷了,令公如此作為,只怕會被他人認為是攻伐其他勢力,妄圖獨尊廟堂啊……我是怕令公無端的遭受這些……”

孫權還沒有說完,諸葛亮便開口說道:“我不需要他人之評價,我也不曾在乎過他人是如何評價我的,我問心無愧便是,他們的確是不適合繼續待在廟堂裏,我知道陳琳在不久前方才與我的弟子鬧出了矛盾,可我並不是因為這個,我可以自己去找他們,向他們說清楚。”

孫權沒有再勸,思索了許久,方才問道:“那閣下希望將哪兩位調回廟堂呢?”

“司馬孚與曹沖。”

“嗯?”,孫權瞪大了雙眼,搖了搖頭,“這就更加難辦了,司馬孚向來與令公交好,甚至將令公視為師君,而曹沖,又曾受過閣下的教誨……令公就是不在乎他人的看法,也該明白,完成這件事,就是需要他人的想法,只要廟堂群臣不多想,此事才能做好,不然,就是你我應允了,也是沒有辦法的。”

“唉……”,諸葛亮站起身來,目光深邃,孫權都不大敢與他對視,諸葛亮已經明白,孫權是不會幫助自己的,孫權這個人,看人的目光很準,唯獨看不清他自己,整個廟堂裏,孫權大概是最能識人的,只要是他認識,或者有所了解的人,他都能給出一個精準的評價,奈何,對於他自己,卻沒有對他人那樣的認識啊。

“既然如此,那我只能去通過朝議了……”

孫權大驚,通過朝議來罷免侍中台大臣,諸葛亮的名望放在這裏,只怕朝議裏的那些大臣們,大多都是會贊同諸葛亮,如此一來,他或許還真的能廢了兩位侍中台大臣,孫權連忙站起身來,“令公!不可!如此一來,只怕會引起廟堂動蕩,若是引起了兩方的爭執,對國不利。”

諸葛亮皺著眉頭,並沒有開口,而最能識人的孫權心裏明白,已經有了決定的諸葛令公是勸不動的,只怕,侍中系與尚書系之間,要爆發一場無形的戰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