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2章 天子登基(第2/3頁)

“袁尚何在?!”

“臣在!!”

“將這廝給我拉到繡衣府,讓他好好理解一下我阿父的功德!”

“謹諾!!”,袁尚叫了幾個人,上前便抓著鄭益,便是拖了出去,鄭益大罵,不過,他罵的不是天子,而是魏延,魏延對於他的謾罵,絲毫不在意,諸葛亮坐在一旁,看了看劉衢,又看了看被帶走的仆射,始終都不曾開口,終於,群臣再一次坐下來繼續商談,還是魏延,在商定好了廟號之後,劉衢詢問他心裏對謚號有什麽想法,魏延又說道:

“綏柔士民曰德!諫爭不威曰德!謀慮不威曰德!貴而好禮曰德!忠和純備曰德!綏懷來人曰德!強直溫柔曰德!勤恤民隱曰德!忠誠上實曰德!輔世長民曰德!寬眾憂役曰德!剛塞簡廉曰德!惠和純淑曰德!富貴好禮曰德!功成民用曰德!修文來遠曰德!睿智日新曰德!善政養民曰德!尊賢親親曰德!仁而有化曰德!憂在進賢曰德!寬栗擾毅曰德!直溫強義曰德!諫諍不違曰德!周旋中禮曰德!澤及遐外曰德!懿修罔懈曰德!”

“臣請上言,我大漢大行皇帝,是為我大漢聖宗孝德皇帝!”

“好!若是可以,我還想給阿父再加幾個,比如聖宗孝文定德敏皇帝……”,劉衢剛剛開口,一旁的諸葛亮卻再也坐不住了,清了清嗓子,算是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劉衢對於其余人很是霸道,可對於這些個天書上所記載的奇才,卻是格外的尊重,尤其是諸葛亮啊,姜維,周瑜,王朗,龐統等人,這些都是在天書裏被重點描述的奇才啊。

就剛才的話,若不是鄭益所說,而是喚作天書裏哪個大能,或許劉衢都會去考慮一下。

聽到諸葛亮咳了幾聲,劉衢也明白,這事還是不能做的太過,便如此定下事情後,讓群臣各自離去,當然,魏延被他留了下來,可以說,魏延這次的態度,讓劉衢非常的開心,在阿父逝世之後,他已經很久沒有這麽欣喜了,在詢問了魏延如今的官身之後,他這才讓魏延離去,而魏延心裏也很開心,他知道,自己苦苦等待的機會,終於降臨了。

而這初次不算朝議的群臣商議中,劉衢卻是給群臣展示了一個與我大漢聖宗孝德皇帝皆然不同德一個形象,也算是一個惡劣的形象,性格暴躁,不敬賢才,視禮儀法度為無物!群臣搖著頭,心裏的憋屈也沒有辦法說出口,袁尚那犬還在帶著人在周圍巡視著呢,這讓他們不敢多說什麽,唉,完了,完了,我大漢江山要毀在這樣的……

他們甚至也沒敢去想。

而定下了廟號謚號之後,接下來的事情就要快很多了,將孝德皇帝帶去安葬,再通告天下,隨後便是太子劉衢的登基儀式了,這些事情,劉衢都沒有怎麽去想,全部都是交給了諸葛亮來操辦,自己卻在東宮內陪伴著妻與子,這一次商談的結果,很快也再次傳開了,這次的事件,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有人覺得,這樣的行為是給大行皇帝抹黑,孝德皇帝倒也罷了,問題是這聖宗這個廟號,也太過了罷,就是當年孝康皇帝駕崩的時候,也沒有人提出這個廟號啊,原本給大行皇帝定下廟號就已經有些不受禮法了,聖宗更是過分,天子強勢幹預廟號與謚號的定奪,這不是拿走了大臣們僅有的一次評點君王的權力麽??

當然,也有不少人是支持的,大行皇帝之功德,的確是前所未有的,無論是設漢律,還是征伐貴霜,教化塞外倭島,這都是何等大的功德,更別提這運河,這馳道,如今的戶籍,官制,若是說起來,大行皇帝的功德,還真的是幾天幾夜都說不完,故而,別說是聖宗,就是聖祖,他都是擔當得起!!

對於廟號的爭鋒只是持續了一段的時日,在諸葛亮出面,釋放了鄭益之後,這些言論也就少了很多。

天子登基,這才變成了最為主要的事情。

整個登基儀式,還是由鄭益來負責,此人剛剛被帶出繡衣大牢的時候,還是憤怒的說出自己要辭官回鄉,再也不食君祿,可是諸葛亮希望他來操辦登基儀式的時候,鄭益還是決定先將這一口的君祿吃完,辭官回鄉的事情,還是等儀式做完再說罷,畢竟,若是自己離去,朝中人搞這登基儀式,不知該犯下多少錯誤,觸怒上天,為了天下蒼生,他鄭益只能含淚吃下一大碗的君祿。

登基儀式非常的成功,群臣簇擁,南北軍各調來一軍,更是讓儀式格外肅穆雄壯,劉衢穿著天子冕冠,朝氣蓬勃的進行了這一次的登基儀式,他看起來非常的威武,臉上帶著一絲笑容,在意識到自己成為大漢之主,面前盡是自家江山的時候,心裏也不由得多了幾絲豪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