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0章 禮法之爭(第2/2頁)

諸葛亮的馬車停在了尚書台的門前,身穿三令官袍的諸葛亮走下馬車,站在門口的兩位士卒嚇了一跳,揉了揉眼,看著面前的諸葛亮,連忙行禮拜見,諸葛亮微笑著跟他們問好,方才走進了尚書台,直到他走了進去,兩個士卒還都沒能平靜下來,就在方才那一刻,他們仿佛看到了昔日那個慵懶的身影,險些就濕了裳。

走進尚書台內,官吏並不多,只有幾個人,正在商談著什麽,找了一個人,問清了尚書令的所在,諸葛亮方才進了後院。

荀彧正坐在案前,手中捧著些書,不知在看些什麽,諸葛亮連忙拜見,聽到他的聲音,荀彧擡起頭來,看了他一眼,笑著站起身來,哪怕是看到了他身上那熟悉的官服,他也依舊十分的鎮定,並沒有感覺到半點的不妥,“諸葛君啊,來,請坐。”

諸葛亮坐在了他的面前,打量著的面前的尚書令,尚書令穿著一身的儒士袍,看起來依舊如往日那般的俊朗,面色也看不出什麽悲痛,仿佛沒有遭受這好友逝世的打擊一般,諸葛亮這才問道:“聽聞荀公身子抱恙,不知可有些好轉啊?”

荀彧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好多了,先前卻是躺了一段時日的病榻,如今這已經開始忙碌起來了,過幾日我便去厚德殿,有勞了……”,顯然,荀彧十分的清楚,諸葛亮是受到天子的委托,故而前來此處的,諸葛亮也是笑著與荀彧寒暄了許久。

“陛下讓我負責編訂新律,新年之內,必須要完成……”,諸葛亮講起了新律之事,荀彧認真的聽著,等到諸葛亮說完,他方才說道:“不錯,這事的確是不能再拖延了,既然陛下將此事全權交予你,那你就放心的去做罷,若是需要人手,或者其他方面的幫助,只管吩咐一聲就好了。”

“多謝荀公。”

“不必言謝。”

兩人又沉默了片刻,諸葛亮只好告辭離去,看著微笑著的送自己離去的荀彧,諸葛亮心裏卻是有些沉重的,荀彧臉上看不出半點的痛苦,可是他看到了案上擺放著的酒水,聞到了荀彧身上散發出的酒味,諸葛亮知道,尚書令在幾個月前,還是滴酒不沾的人。

可是他沒有說破,也沒有提及郭嘉,若是荀公會好受些,那就讓他安安靜靜的飲些酒罷。

回到了侍中台,諸葛亮便派人去驛站,將天子叫來的那些人都帶到了此處,眾人聽聞要去侍中台,心裏都已明白,定然是諸葛亮坐了侍中的位置,那麽這番編訂律法的事情,也是要由諸葛亮來負責了,眾人趕到侍中府,紛紛大拜行禮。

諸葛亮讓眾人起身,分別坐在了自己的兩旁,方才開口說道:“這次編訂新律,十分的重要,事關大漢之根本,諸君定要重視,我受天子之委任,全權負責此事,不過,諸君若是有什麽建議,也是可以告知我的,我絕對不會無視……”

諸葛亮說了片刻,便讓滿寵拿出了先前自己所準備的大略,準備在這大略的基礎上進行編訂,眾人開始還是非常高興的,紛紛說著自己的見解,從民事,刑律,商業糾紛等等,可是當話題涉及到了道德禮儀的時候,雙方人瞬間便吵開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為父報仇的案件應該怎麽算,若是以禮在前的角度來說,為父報仇殺人,這是孝道,是符合禮法的行為,不當追究,可是若是法在禮前,那殺人就是要判刑的,不能因原因而罷免,當然,這只是個簡單的例子。

主要還是先確定禮,在禮的基礎上進行律法的編訂,或者是以法的基礎上進行禮的更變,這才是他們爭執的主要原因。

“隱瞞賊人,這難道還不能怪罪?若是有人觸及謀逆之罪,他們的近親包庇他們,這個怎麽算?”

“親親相隱,莫非要讓孩子舉報父親,發妻舉報丈夫,這成何體統啊?”

“古之賢君,以禮治邦,律法束之,國泰民安!”

“你說的是那些以活人祭天的賢君?”

“混賬!!君臣之禮,夫妻之禮,父子之禮,若是律法不成立在這些禮法之上,大漢就徹底毀在爾等奸賊手中了!!”

“律法規定之內的,才是禮法,若是超出了律法,那就是應該被廢除的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