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5章 郭侍中令(第2/2頁)

或許,他在這方面,的確是有些能力的罷,眾人思索著。

另外,荀彧增設的戶府,負責百姓戶籍的,竟然是王粲,王粲這個人,先前是在邸報府,作為延康六子之一,名聲很大,不過,沒有過這方面的經驗,與鄧艾一樣,王粲也是分外的茫然,荀彧沒有召見,反而是親自去見他,因為他的年紀很大,荀彧不想失禮,讓他來找自己。

王粲最初是沒有答應的,他如何能擔任這樣重要的職位呢?

這是直接關系百姓的重要位置啊,不過,荀彧還是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王粲大抵是大漢最為聰慧的人,他的記憶力是非常好的,王粲有一次和友人同行,路過一座古碑,就站在那兒朗讀起來,友人問他:“你能背誦嗎?”

王粲回答:“能。”

友人當即叫他轉過身去背誦碑文,結果一字不差。

還有一次,王粲看別人下圍棋,有人不小心碰亂了棋子,他說能幫著人家恢復棋局。下棋的人不信,拿出塊手帕蓋在棋盤上,讓他換個棋盤重擺,結果,沒有一絲差錯。

這樣的記憶力,實在是驚人,直到如今,王粲還能一字不差的說出自己的所有著作,荀彧覺得,讓他來負責戶籍這一塊,實在太合適了,戶籍統計是最為麻煩的,要記憶的事情很多,當然,此人也是孫權所舉薦給荀彧的,荀彧二話不說,就直接任命了。

經過荀彧的勸說,王粲也是無奈的接受了這任命。

另外還有稅府,稅府算是分去司空的一部分權力,負責征收各種稅賦,需要一個精明能幹的人,而且還必須要在數科上拿過名次才行,眾人商談了一番,最後卻是由曹沖來負責,尚書台改制,這位自然也不用繼續在郭嘉手下熬了,而拿過四科全冠的他,數科更是不用提。

還有少府,少府倒是不用更改名字,負責看守國庫的,各種支出與收入,負責此事的,荀彧都不要多想,直接讓劉巴來擔任這個位置。

學府依舊是王朗,王朗竟然在百官眼裏已經不是從前那個德高望重的大儒了,可荀彧還是覺得,作為天下對官學最為癡迷的人,他最合適繼續擔任這個位置,學府的職權也大到涵蓋了如今的考核,就看王朗肯傾家蕩產的為官學出力的模樣,荀彧就不會罷免他。

外府,乃是先前的大鴻臚的一份部分職權,乃是對待外邦,負責使節來往之類,荀彧思索了許久,一直都沒有合適的人選,這個位置需要一個能說會道的,需要一個有辯才的,當然,若是可以,荀彧真的想將諸葛亮召回來,讓他來擔任,不過,這是不可能的。

諸葛亮,司馬懿這些人,在外熬完資歷之後,或許就要回來接替他們。

三令之中,尚書令的職位,定然是他們兩人所要爭奪的。

還是孫權向荀彧舉薦了一人,此人喚作鄧芝,字伯苗,義陽郡新野人,與鄧艾沒有什麽關系,但是此人口才了得,道德也是上佳,自從考核入官之後,從未聽聞過半點的劣跡,在地方上,總是能通過言語便得到百姓的推崇,也曾在大鴻臚為官。

於是乎,鄧芝得到了這個位置。

祀府,乃是掌祭祀之事,說起來,荀彧對此很不上心,想要隨意糊弄一番,或者幹脆讓遠在涼州的仲長統來擔任,可是孫權還是很認真的審查了百官,最後提議,讓袁席來擔任,袁席乃是袁紹之子,後因避諱而改名,此人性子淳厚,勤勉認真,定然不會讓祭祀這等重要的事情出現什麽差池。

反正仲長統是萬萬不可的……

軍府,負責軍械,乃是將領調任,算是掌握了一部分的太尉的職權,荀彧便令曹丕來擔任。

衛府,乃是負責皇宮周全,由史渙來擔任,這位起初是個遊俠,後來負責保護太子,也就是當今的天子。

太府,乃至負責天下牲畜的,最適合養老的位置,嗯,賈詡。

宗府,乃是過去的宗正,需要一位宗室近親,首選乃是劉懿,奈何劉懿不從,便以劉璋為此職。

濟府,過去之濟民府,以趙爽為此職,此人乃是昔日考核之次冠,僅此於劉備,在數科方面,造詣是相當的了得。

還有很多很多,多的就連群臣都不是清楚,這尚書台下究竟有多少府?

當這些重臣到來之後,三令姍姍來遲,最先趕來的,乃是尚且不知道自己已經是侍中令的侍中令郭嘉。

什麽情況?

下了馬車的郭嘉看著眾人的參拜,一臉的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