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6章 史書不說(第2/2頁)

兩人正在門前對峙著,黃門走了出來,迎接他們進入皇宮。

剛剛進入厚德殿,劉熙就笑著走了出來,看著面前兩位心腹大臣,他一手牽著一人,拉著他們,坐在了自己的面前,劉熙也坐了下來,笑著說道:“孔明,仲達,許久不見,朕實在是想念你們啊,這些日子,沒有你們,朕感覺心裏空蕩蕩,做事都沒有了把握……”

“不敢。”兩人連忙附身。

劉熙又說道:“官學之事,很是成功啊,如今有了這官學台,有管寧,華歆這幾個人負責,你們也能清閑片刻了,他們做的還是不錯的,前幾日,還跟朕上奏,講明了地方官學上的不少弊端,朕全部都交給了他們,讓他們自己去決定,他們做的不錯,還有那印刷之事,負責刺史的王君,已經在城外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印刷府台……”

劉熙講述著一些事,兩人都是時不時的點著頭,兩人自然也都跟天子匯報一番自己的成就,劉熙雖早就知曉,卻也是笑著贊嘆,說了片刻,諸葛亮忽然問道:“陛下,我聽聞,司徒公正在忙碌著運河之事?”,劉熙點了點頭,說道:“的確如此,朕本來覺得耗費巨大,人力也不足,不想讓他去做……”

“但是司徒公說,新開鑿的運河,能夠立刻投入到運用上,可以承擔一部分的錢財耗費,另外,他準備從海外找些人力來進行此事……”劉熙說著,諸葛亮卻是皺了皺眉頭,他說道:“陛下,司徒公想的倒也不錯,可是,這樣一來,實在太耗費國力……”

“孔明此言差異,縱然耗費國力,可日後定能造福與天下……不可不施……”司馬懿說道。

諸葛亮瞥了他一眼,方才繼續說道:“陛下,臣以為,錢財之事,還能夠解決,主要是人力問題,從海外找人手幫著,不如,從另外一個地方去找……”,諸葛亮頓了頓,方才說道:“倭國乃是我大漢諸侯之一,在倭國上,始終有龐大的奴隸,那裏的貴族都不願意釋放這些奴隸,就算釋放了他們,也沒有辦法讓他們開墾耕地,那裏的土地並不多……”

“我想,可以讓太史慈將軍,從倭島上運輸奴隸,至於揚州,進行開鑿運河之事。”

聽到諸葛亮言語,司馬懿頓時陷入了思索之中,他想要找到由頭來反駁,可是思索了片刻,他又放棄了這個打算,他皺著眉頭,說道:“陛下,臣也有一策,關於錢財之事,我想,可以讓當地的豪強大族來承擔小部分的開鑿費用,就算是司徒公向他們所借的,當運河開通之後,所產生的稅賦,可以還給這些人……”

諸葛亮的謀劃,劉熙尚且沒有多說什麽,司馬懿又如此急切的上奏,這倒是讓劉熙有些茫然,他皺著眉頭,問道:“廟堂向豪強借錢??這如何可行??”

諸葛亮一愣,想了片刻,說道:“陛下,臣以為可行。”

諸葛亮會支持自己,司馬懿倒是沒有想過,他瞥了一眼身邊的諸葛亮,咧嘴一笑,諸葛亮卻沒有看他,劉熙咬著牙,沉思了片刻,方才說道:“好,就按著你們所說的去辦!朕就給司徒下令,還有太史將軍,荀君!”

……

從厚德殿走出來的時候,兩人是並肩而行的,走出皇宮大門,司馬懿忽然問道:“孔明,方才,你為何要開口支持我呢?”

“我所看的,是否對國有益,是否能幫到百姓,至於提議者是何人,我從不放在心裏。”

“哈哈哈,孔明真乃天下少有的賢才啊!”司馬懿笑著贊嘆道,諸葛亮聽著,卻總是有一股諷刺的味道,他也不在意,他看著司馬懿,認真地說道:“仲達,你與我是多年的交情,有些話,我本是不想多說的,可是,我還是不得不提,仲達行事,太在乎與結果,而多酷烈,如此為之,不入正道,遲早有一日,會嘗到苦頭的……”

“孔明啊……”司馬懿笑了笑,他瞥了諸葛亮一眼,說道:“自古至今,所有的事情,天下人看的都是結果,從來都不會有人介意,你行事之中所使用的手段,廟堂裏自然是需要你這樣行正道的正人君子,可是,這廟堂內的諸事,也不見得全部都能見的了光,而這種時候,就是需要我這種人了……孔明怕是對付不了啊……”

“從古至今,但凡有賢者與廟堂,未曾聽聞有見不得光的。”

“史書不說,你如何知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