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5章 雄心壯志(第2/3頁)

曹操坐在遠處,樂呵呵的看著他。

“仲達,聽聞你去跟殿下讀書去了?”

“回曹公,的確如此。”

曹操搖著頭,說道:“我就這麽不值得你來相助麽?寧願去跟著袁二郎治公羊,也不願來幫我……”

司馬懿沉思了許久,他緩緩坐在了曹操的面前,緊盯著曹操,開口道:“曹公,新政是無法推行的……阻力太大,就算曹公願意一一去各個郡縣,親自探查,也是不可能的,官吏不配合,豪強三老反對,百姓也不知好壞,在士族們的傳播下,他們非常的畏懼,生怕曹公是要讓他們繳納更多的稅賦!”

“天下之中,只有天子與曹公二人,願行此政,何況,政令又不完善……”

“哈哈哈……”曹操低聲笑了起來,說道:“你是第一個跟我說實話的了,那些大臣,整日都是些不可不可,卻始終說不出個大概來,若你有空閑,與說與他們聽聽,想必他們定然開心,也就不會再難為與你……”

司馬懿一驚,問道:“曹公,莫非你也認為新政不可施?”

曹操微微搖著頭。

他起身,說道:“無論是阻力多大,總得要有個去嘗試的人,而這個嘗試的人,他們不行,你也不行,天下間,唯獨我,可以去施行!”

“不夠完善之處,那我就會親自改進,有阻力巨大之處,我也自會全力解決……這滿堂公卿,一口一個國,一口一個民,坐在席上,尻都爛掉了,也不起身動一動,男兒生於天下,就當有所作為,哪怕,為此粉身脆骨,亦不退縮……縱然有一天,我失敗了,背負世代的罵名,那我,也遠遠比那些坐著光說不動的,強得多!”

曹操說著,便不再理會司馬懿,轉身走出了書館。

只留下了一個驚愕的司馬懿,看著他離去,卻說不出話來,司馬懿低著頭,看著自己的胸口,有什麽,似乎正在蠢蠢欲動,那是雄心?還是壯志?

司馬懿離開書館,回到家中,都是思索著曹操的言語,自己這些年,整日讀書,進學,自認才華,無人能及,卻從來沒有過曹公那般的雄心壯志,自己想要什麽呢?三公的位置?一世的安寧?還是像曹公這般的轟轟烈烈,創下不世之功名?

司馬懿並沒有想明白。

不過,曹操卻已經開始了對新政的改進,首先,他請求張郃的幫助,在繡衣使者的督促下,要求各地的都郵前往縣中鄉野,向百姓們傳達新政之事,務必要讓他們明白,此舉會對他們有大用,簡單的說,新政就是免去那些貧苦人家的錢,多收豪強之錢,是要保護他們的家產,不讓豪強所奪取!

為了防止都郵們受到抵制,或者消極辦事,他才懇請繡衣使者出手,進行督促,另外,他要求各地的刺史們,相助此事,對於刺史,自然是不能讓繡衣使者去督促,曹操上奏天子,換掉了數個拒絕施行曹操要求,或者對新政不滿的地方刺史,換上了自己的支持者。

要說天子也是對曹操信任,對這樣的要求,天子也沒有反對,刺史在地方上是沒有軍政大權的,只是有監察之權,這也是天子應允的原因了,若是曹操提出要換各地的太守,那事情可就不同了,曹操也沒有上頭,沒有提出這樣過分的請求。

不過,他的這般行為,還是引來了更多的罵名,百官們認為他是安插親近,排除異己,眾人稱他為曹賊,在皇宮裏相遇,甚至都不行禮拜見,對他的刺殺也不斷變多。

而百官在聽聞司馬懿也陪在殿下身邊之後,風波再起,司馬懿何人?在不久之前,百官們還不認得他,也僅僅是在繡衣使者大牢裏見過面,可是到了後來,他竟然與曹賊廝混在一起,這舉動讓整個司馬家族都受到了牽連,被百官排斥,司馬防甚至辭官歸家,再也受不了這憋屈。

此人如今陪伴在殿下身邊?

這定然是那曹賊所安排的!是想要對殿下講述革新之事,是要將殿下也拉到他們那裏去啊,百官們哪裏能忍得了這個?不過,他們想要反對也不成,畢竟司馬懿目前還沒有官身,他只是被天子安排過去與皇長子讀書而已,向天子上奏是沒有用處的,必須得想個法子。

首先,還得看看殿下的態度。

這一日,三人剛剛聚集在書房之前,司馬懿與諸葛亮還沒有來得及爭吵,便有奴仆請劉獒前往前院客廳,說是袁術在那裏等候,並且令司馬懿與諸葛亮二人在此等候。

劉獒有些納悶,在奴仆們的帶領下,來到了前院。

剛剛走進屋裏,便看到了在主位的袁術,連忙行禮拜見,而在袁術的側邊,又坐著兩位中年人,其中一人是荀彧,他是認識的,而另外一人,劉獒並不知曉,但也連忙拜見,袁術這才介紹道:“這位乃是荀君,你是認識的,那位,便是司徒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