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2章 巔峰盛世(第2/3頁)

在他們進入廟堂之後,人人都在展示自己的能力,想要坐穩這個位置,頓時,各項新的政令層出不窮,邢子昂在尚書台勞累的夜不能寐,幾位老臣也是手忙腳亂,他們有些跟不上如今這些大臣的速度了,畢竟,他們的確是有些老了。

廟堂迎來這次的大變,早在他們的預料之中,只是,比他們所想的要提前了幾年,他們苦笑著,能說甚麽呢?不愧是孝康皇帝的種麽?

看到廟堂之中出現的這些變化,天子大喜,隨後便看向了地方。

天子看著手中的列表,看著著醉入迷。

三韓相田豐,東濊太守劉備,漢中太守袁紹,賀州刺史劉虞,南陽太守臧洪,幽州刺史陶謙,北海太守袁渙,青州刺史沮授,武威太守涼茂,冀州刺史國淵,除了這些太守刺史之外,在縣令的配置上,王烈,司馬芝,鐘繇,王朗,顧雍,張範,逢紀,管寧,王修,徐奕,滿寵,郭圖,韓浩,董昭,劉燁,呂虞,呂常……

縱然一觀,全是天書之中能夠留下姓名的賢才,最次都是日後的兩千石啊,這些人作為各地的縣令,讓天子都不由自主的渾身顫抖著,忍不住的大笑。

熹平二年,朝中朝外,人才濟濟,他們的上任,讓整個熹平二年都變成了充滿了活力的一年,朝中出現了大量的政治舉措,有關耕田方面,有關官學方面,有關水利方面,就連袁逢也不再那麽的勞累,他的府中諸官吏,便有曹操,華歆,陳宮,審配,許攸,荀諶等等的賢才……

袁公原先還有些瞧不起他們,誰知,他們趕來之後,袁公頓時清閑了下來,甚麽也不必去做,看著他們便好,若有事不明,他們還會詢問袁公一二,到後來,就完全不用袁公幹涉了,這讓袁公心裏實在不好受,有些酸苦,其余地方也大多如此。

尤其是司徒崔寔,麾下更是人才濟濟……毛階,黃琬,荀彧,荀攸,袁胤……

崔寔也有些搞不懂,莫非在建寧年間,孝康皇帝便開始了對這些人才的培養麽……

朝中諸事且先不提,在地方上,這些縣令們也開始發揮自己的作用,朝中的大量政策,在地方上得到了很好的執行,有的地方,甚至還自己進行了改進與完善,沉穩的局勢頓時被打破了。

遠在高句麗的太尉張溫,這個時候,也等到了自己所等待的那位人才,他原先派遣呂布前往雒陽,全然是為了此人,到此人趕到了高句麗的時候,引起了一陣雞飛狗跳,公孫瓚,呂布,董卓,皇甫嵩都是連忙離開了軍營,前往各地修整,除非此人離去,否則絕不回來。

張溫微笑著,看著面前的劉東濊。

此時以單名為貴,雙名為賤,故而,當今天子為劉東濊取了單名為默,是為劉默,字東濊,東濊之字,也是對他投效之功的嘉獎,劉東濊拱手大拜,有些感動的說道;“多謝太尉為我東濊復仇,臣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能夠待在高句麗之地,觀其王之屍首……”

“太尉不知,這些高句麗人,行事極惡,曾多次侵我東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臣之父母,臣之兄弟,全然死於高句麗之手,此仇此恨,臣未從敢報,太尉今日為我東濊復仇,臣實在感激,不知如何答謝……我們東濊,原先也是百姓富裕,家國太平,我東濊之魚蝦,味道鮮美,更有一種魚蝦,長著……”

“咳咳……君不必多說,我自知,長著龍須……”

太尉打斷了他,連忙說道:“我這番請君前來,是有要事,要君相助的……”

“太尉請言,無論何事,臣絕不畏懼,只是臣不善兵馬,不通武藝,除戰事之外,臣皆然可矣,太尉為我東濊復仇,此等恩情,臣是絕不會推辭的,若是高句麗之事,臣更……”

“君且慢……”

張溫再一次打斷了他,說道:“乃是扶余之事,我雖平高句麗,卻有扶余在邊,令我心不安,若是我率大軍退去,扶余再攻,只怕又起戰事,故而請君前來……”張溫緩緩說出了自己的目的,劉東濊認真的聽著,皺著眉頭,不時的點點頭。

“你可知曉了?”太尉皺著眉頭問道。

“臣知曉,臣這番離去……”

看著面前口若懸河的劉東濊,張溫呆愣的聽了許久,過了近一個時辰,看他也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張溫這才借著犯困,趕忙將他趕了出去,並且告訴他,明日直接前往便可,不必再來向自己告辭,劉東濊自然又是一陣的感謝與告辭。

次日,張溫為他選了幾個最為勇猛的士卒,護送他前往扶余。

他這番前往扶余,乃是為了高句麗王而去,顯然,大漢在攻破了高句麗之後,並沒有發現他們大王的身影,可能是逃到了扶余,劉東濊前往,便是要求扶余人交出高句麗王,若是不交,定然會引來大漢的怒火,張溫會順手將他們也一同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