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4章 蓬萊仙島

朝議在群臣的爭議之中結束了,幸好,對於南北軍而言,還是傳來了好消息,天子允許他們返回雒陽,進行修整,而張溫的建議沒有得到天子的允可,無奈的離開了大殿,不過,他的奏告還是留在了天子這裏,雖然天子並不崇尚戰爭,可是他還是需要張溫這樣的利劍。

與此同時,張角離開了雒陽,他前往幽州,要尋找董卓,路途遙遠,就連胞弟的死都被他暫時放下,日夜奔波,朝著幽州急急忙忙的趕了過去,一路上,處處都是正在瘋狂工作的勞力,這些從遼東半島上被強行帶到了冀州的勞力們,在聞人襲的管理下,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

僅僅在三月之內,便已經發生了幾十次的暴動,冀州刺史悄悄向天子報告,天子方才得知了這裏的事情,聞人襲謀劃不錯,可是在這件事情上,卻辦的有些不妥,天子急忙令董卓從幽州返回冀州,接管聞人襲的工作,令聞人襲返回雒陽,聞人襲無奈的離開了,董卓開開心心的來到了冀州。

而比董卓還要開心的,就是這些勞工了,董卓廢除了聞人襲那極為殘暴的制度,一日兩餐,一天之內,允許休歇五個時辰,這樣溫和的政策,讓剛剛經歷了最為殘暴統治的勞力們喜極而泣,暴動之類的事件也就如此消逝,無影無蹤,董卓心安理得的開始了運河的修建。

他並不懂這些事,可是他會用人,聞人襲留下的班底,他沒有改變絲毫,一切都在僅僅有序的進行著,張角到達冀州,聽聞董卓便在此處,連忙前去尋找,在到達冀州刺史府的時候,卻得知,青州那邊的運河工程出現了些問題,因為這工程是概括了兩州的,董卓一般都在這兩州來回巡邏。

有些迫不及待的張角,又趕往了青州。

建寧九年,就這樣平淡的度過。

建寧十年,大漢天子諱宏執政的第十年,大漢所發生的變化,翻天覆地,朝中物是人非,不知換了多少的三公大臣,可是,在這些大臣接連的改革善政之中,大漢中興,耕地數已經是達到了整個大漢有史以來的最高地步,在民屯的大力開墾下,大漢耕地不斷增加。

到現在,各地官吏甚至都沒有能夠統計完成,兗州,豫州等地還好,可是在揚州,賀州這樣的遼闊大州,耕地每日都在增加,山林不斷的開擴,而戶籍數,在大量的遷徙,以及天子的鼓勵政策下,再一次爆發性的增加,雒陽,鄴城,長安等縣城都已經有了十幾萬的人口。

就連揚州這樣的蠻夷之地,如今都有了數百萬的人口,這樣巨大的戶籍數,也是突破了歷史高峰的,大漢臣子百姓們親眼目睹了中興,親眼看著糧倉裏的糧食堆積成山,運河渠道不斷的出現,幽州,涼州,在經歷了數年的戰亂之後,也平息下來,呈現出繁榮的景象。

幾條馳道的建立,更是迅速帶動了這些地區的發展,手工業也迎來了巨大的振興,大漢的產品,被商人們收購起來,販賣到了塞外,大漢的影響力跟著這些產品與商人的腳步,不斷的朝著外部擴散,往來的異域商人都集中在姑臧縣外,目睹大漢的繁榮與強大!

所有的一切,都離不開聖天子,在大興之後,便是天子無與倫比的威望了,百官之中,無人敢違背這位天子的命令,而在民間,經過了官學的百姓們,對天子的敬仰更是不用提,第一批從官學出來的學子們,學著金鱗篇學成的學子們,看向天子的目光都是狂熱的。

在將領之中,以張溫為首的一批人,也開始不斷的上奏天子,要求征伐周圍不臣之賊,何謂不臣,便是對大漢不行進貢之國,當要除國,天子是怎麽想的,眾人並不知曉,百姓都是堅決的反對,王符與聞人襲也是表示了反對,聞人襲認為,戰爭要耗費大量的錢財。

為了區區的虛名,去發動戰爭,是有損大漢利益的,而王符卻是認為,大漢尚且還在發展中興之中,不可多行兵事,損害國本。

建寧十年,三月

海面上濤濤浪花不斷的拍打著船身,大船在海浪的拍打下,不斷的搖晃著,水花四濺,張角站立在船頭,遙望著遠方,他回頭看了看,只剩下三艘大船了,他們從青州出發的時候,可是十一艘大船,這一出發,已經是快要兩個月了,就在這兩個月的時間內,他們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的船。

他們所乘坐的都是江船,在海上,這些大船根本承受不住風浪,張角將天子的書信遞交給了董卓之後,董卓便毫不猶豫的從青州給他拔了大船,又分派了大量的侍從與士卒,當然,這些都是天子的命令,董卓只是看著天子的書信,照辦而已。

張角興奮的駕船,信誓旦旦的尋找蓬萊仙島,並沒有任何航海經驗的他,卻是害苦了這些跟隨他的侍從們,在他英明的指揮下,近千人的侍從,目前只剩下了不到五百人,還好剩余這些人之中,不少是青州的漁民,略懂些航海,才讓他們沒有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