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7章 建寧石經(第2/2頁)

蔡邕等大儒,在嫡傳經本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制定,當然,各個大儒的側重點也是不同,蔡邕也是聽取了多位大儒的意見,若是有不同之處,便關上門來,讓他們二人進行辯論,必須要分出勝負,且不能動武,因為沒有人旁人觀看,勝負也是不難分。

在三月之後,蔡邕方才拿出了規範之後的五經兩傳,劉宏親自觀看之後,令他抄寫與四十六塊石碑之上,經工匠雕刻,樹立於太學門外,此舉成為了大漢有史以來的官定儒家經本,亦被人稱為建寧石經,而且,蔡邕還刻意的用隸書體書寫完成,因此也被稱為一字石經。

這本石經有極高的權威性,在立下之後,吸引了無數人前往觀看和摹寫,竟然使得整個太學院周圍都被擠滿,各家對於經本的爭吵也就平息了,儒家的思想書籍算是初步達到了統一,而由於通篇抄寫所使用了隸書,也使得隸書的地位大增,隱隱有成為官方文字的趨勢。

雖然過程之中,大儒們有不少的爭執,但是當石經立下來之後,不可否認的是,這是一項震鑠古今的成就,這會讓後世都能學習到正統的儒學思想,而那些與石經不同的經本,都會漸漸退出人們的視線,向來爭吵不休的各家儒家思想,也很有可能會因此而統一起來。

對於儒家而言,這項成便是學術界上的裏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