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1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

當大唐軍方全面換裝後裝槍的時候,歐洲人和韃靼人也能夠自產並大規模生產滑膛槍了,這也是為什麽大唐放開滑膛槍出口的原因。

這麽多的滑膛槍總不能浪費,大規模出口也是正常操作,賺錢倒是其次,進一步打壓各國的軍共研發生產能力才是重點。

如今歐洲各國也不是說生產不了滑膛槍,但是當他們發現自己造還不如買便宜、好的時候,自然也就懶得自己造了。

造槍械的作坊沒有了訂單,也就沒有了利潤,也就沒有了資金去研發更好的槍支,升級生產線了,長久以往,他們的軍械生產能力別說進步了,甚至會進一步下降。

出口賺錢順便打擊各國的軍工研發生產能力,這是主要的目的,反正這些滑膛槍也不能對大唐軍方造成什麽實際性的威脅,賣了也就賣了。

畢竟大唐國內已經是大規模換裝後裝線膛步槍了,在近衛軍換裝了李福步槍後,雖然因為李福步槍的各種設計,尤其是精密的線膛,高質量的槍管以及金屬子彈加彈倉設計導致成本過大,陸海軍無法大規模跟進裝備,但是很快大唐陸海軍卻是換裝了聯合步槍。

聯合步槍乃是後裝線膛,依舊采用一體化紙殼彈藥的擊針步槍,雖然性能遜於李福步槍,但是卻也是劃時代的產物了。

縱然因為聯合步槍定型不過三年,目前的產量還有限,但是架不住大唐的軍工生產能力強悍啊,前面的這兩三年,每年的產量都是達到了將近二十萬支呢。

哪怕是目前還有一部分的部隊以及大量的民兵部隊還無法換裝後裝步槍,但是有作戰任務的一線戰鬥部隊,目前已經是全面換裝了,哪怕是二線部隊乃至重要地區的民兵部隊也是先用米尼步槍頂替著。

即便是這樣,軍方以及未來三年內,所有的正規軍部隊都能夠完成後裝槍的換裝,並且海外地區的民兵部隊清一色換裝米尼步槍。

至於滑膛槍將會正式退出軍方的裝備序列。

南越王國,也算是乘上了歐洲人、韃靼人大規模裝備燧發槍,同時大唐帝國又是進入後裝槍時代的春風,這才得以采購到大量二手的大唐滑膛槍,並裝備部隊。

火炮、滑膛槍這兩大種主要裝備上,南越王國在非洲的數千軍隊,已經算是進入了目前世界各國的主流水平了,能夠和歐洲各國以及韃靼人肩並肩了。

嗯,不能和大唐對比,沒法比!

不僅僅是槍炮,其他各種用具南越王國的軍隊也是朝著近代化,正規化邁進,軍隊用的糧食儲備裏,有從大唐進口各種罐頭,各種裝具,鞋子,軍服都是從大唐進口的。

如果不看具體戰鬥力的話,只看編制、武器、服裝的話,那麽就會發現,這幾乎是十幾年前大唐陸軍的翻版。

唯一的例外就是,他們的軍官依舊還是老舊的舊式軍官,對於近代軍隊的指揮能力相當有限。

不過即便是這樣,也是足夠讓他們在非洲立足了。

抵達新領地後,南越王國組織了數次的大規模掃蕩作戰,出動了六千多大軍,橫掃了周邊大約五十多公裏區域內的所有土著。

這些南越人比大唐人甚至比歐洲人都狠多了,他們可沒把那些還處於部落形態,而且黑乎乎的當地土著當人看,殺起來那是毫不手軟。

無獨有偶,不僅僅是南越人如此,他們隔壁的鄰居安南王國,也就是安南黎朝也是如此,在他們的新領土進行密集而殘酷的掃蕩作戰。

畢竟對於他們而言,這跑到非洲來是求生存的,和當地的土著就是屬於天生的敵對關系,土地就這麽多,土著種了安南人就不能種了。

這是為了爭奪生存資源的戰爭,誰都不會手軟的。

不得不說,這些南洋土著們,在南洋地區是一條蟲,但那時因為他們和大唐做鄰居,而大唐對南洋地區虎視眈眈。

然而跑到了非洲大陸後,他們就是放飛了自我,周邊的土著根本就不是他們的對手。

這些遷移來的南洋各國,不管是暹羅人還是緬甸還是安南、南越人,他們在南洋半島上就已經是相互進行了長達十幾年的戰爭。

他們之間的戰爭直接導致了南洋半島地區的人口數量驟降,十室九空。

這麽多年戰爭打下來,還沒有被滅掉的將領和士兵們,不敢說多能打,但是戰爭經驗那是絕對豐富的。

比如南越王國就有一支王室衛隊,數量不多,只有一千多人而已,但是這一千多人的近衛軍戰鬥力卻是不差。

為啥?

因為裏頭的士兵全都是久經戰陣考驗的老兵,隨便拉出一個來都是打了五六年甚至十幾年仗的老兵。

這支王室衛隊也是莫氏王室手中的王牌部隊了,由南越國王莫茂洽親自統帥,不過大多時候還是由王儲莫全擔任統帥並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