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0章 帝國石油公司

皇家石油公司因為產量緊張,這頭幾年對奧斯曼地區的供貨肯定是不多的,撐破天了也就是幾千噸的樣子。

但是後續如果市場做出來了,那麽巴庫這裏的煉油廠還是能夠進行擴產的,但時候多了不敢說,但是一兩萬噸還是有的。

左成生對這個數據卻是非常滿意了,目前市場上的煤油價格還是比較高的。

因為目前的煤油雖然是作為鯨魚油的廉價代替物出現的,其定價也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鯨魚油的影響。

早幾年的時候鯨魚油因為本土工業化進展加速,民眾收入增加,對夜間照明的需求也是急劇增大,因此鯨魚油也是越來越貴,以上海地區為例,從宣平二十五年的每升兩角,直接一路飆漲到每升六角,最巔峰的時候,一度達到了每升六角五分。

其昂貴的價格讓普通家庭根本就承受不起。

這也是早些年嘗試用煤炭提煉煤油的緣故。

等到石油提煉煤油的技術出現後,這一切就得到了改變,皇家石油公司開采出第一批的石油所提煉出來的煤油,雖然比鯨魚油便宜,但實際上也沒便宜多少,每升也需要五角左右。

但是這只是一開始的價格,後來為了爭奪市場,不斷的降價,到現在,普通市場上的煤油是每升大約兩角左右,相應的鯨魚油也是降到了兩角多,恢復到了宣平二十五年的價格。

其實本來石油公司還能繼續降價的,因為他們的煤油成本實在太低,就算一升幾分錢,他們都有得賺。

但是呢,現在他們的產量還太低,對於龐大的市場需求遠遠不夠,如今這個價已經是供不應求了,繼續降價也沒有任何意義。

哪怕是給西海貿易公司提供的煤油都是直接在巴庫開采並提煉,然後銷售,省去了昂貴的運費,但即便如此,皇家石油公司也沒降價!

西海貿易公司的拿貨價也是不便宜,每升都要差不多一角六分,這個價格已經是差不多相對於中部省份的拿貨價格了。

但是左成生和國內的煤油代理商不同的是,他在奧斯曼地區擁有自由定價權,而且也不會受到太多的其他影響。

至於左成生在奧斯曼那邊賣多少錢,石油公司懶得管,只需要左成生每年的銷量能夠達到他們的預定目標,那麽就繼續合作。

如果說故意擡價導致賣不出去,銷量上不了,自然會取消左成生的代理資格。

所以,這個定價需要考慮利潤的同時,也需要考慮維持一定的銷量。

為了打開市場,左成生決定對第一批試水的煤油采取廉價銷售的方式,按照國內上海地區的價格走,利潤不算高,但是有助於快速打開市場。

只要打開了市場,培養出來了消費習慣,那麽後續自然就是漲價了。

這種手段,也是大唐的商人們在海外做生意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先用大量廉價的工業商品沖擊當地的市場,搶占市場份額,並把當地的競爭對手擊垮。

等幹掉了競爭對手,那麽就是漲價收割豐厚利潤的時候了。

最典型的就是大唐的對外布匹貿易!

大唐的機制布匹成本低廉,哪怕是加上海運的運費,也要比那些土著國家的土布價格便宜的多。

所以大唐的商人們,就是利用價格低廉的優勢,大勢沖擊土著地區的布匹市場,把當地的土布作坊之類的全部擠跨。

等市場占有率上來之後,那麽就會逐步提價,也不會很快,一次提一點,逐步培養市場的接受能力,並收割豐厚的利潤。

印度、歐洲等地區,這兩個大唐帝國最為重要的兩個紡織品海外市場了,基本上都是經歷了這麽一個過程。

左成生也是打算在奧斯曼帝國這麽銷售石油的,前期賺點小錢,鋪開銷售渠道,打開市場,培養消費習慣,等這些完成後,才是收割利潤的時候。

但即便是這樣,他的利潤也是不低了,少說也能有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毛利。

看似利潤率不高,但是總量大啊!

如果一年能夠往奧斯曼地區賣出去一千噸煤油,那麽就是每年二十萬的生意,利潤就有好幾萬呢。

如果數年後,把這個數字提升到一萬噸,那麽這就是一兩百萬元的大生意,利潤少說也有十幾二十萬呢。

他們西海貿易公司雖然之前半年裏,也賺了幾十萬,但是之前的這種貿易是不正常的,不持久的。

正常情況下還是現在這樣,一年搞下來估計也就七八萬的利潤。

制定好諸多計劃後,左成生就是把他的諸多奧斯曼人的渠道分銷商拉了過來。

這些都是過去和他有過合作,其中大部分還是和他長期合作的奧斯曼商人,正是利用他們,西海貿易公司才能夠源源不斷的把貨物銷往整個奧斯曼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