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1章 你倆都是坑逼(第2/3頁)

如今帝國的企業們,基本是依靠了國內市場生存的,哪怕是出口軍械數量龐大的三大武器公司也是如此。

原因還是因為海外的市場太小了,比如說歐洲,就那麽點人,那麽大點地方,那麽點錢,根本買不起多少大唐的工業產品。

早些年大唐還挺重視歐洲市場的,但是最近幾年,本土企業對於開辟歐洲市場已經是沒啥興趣了對海外市場是抱著有就有,沒有拉倒的心態。

更重要的國內市場!

沒辦法,雖讓國內市場太龐大,海外市場又太小呢。

李暠最近這兩年,別李軒放權負責了一定的經濟事務,所以對於經濟他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的。

如今帝國的對外貿易數量還是太少太少,雖然說國內市場已經足夠大,但是誰也不會掀起市場更大不是。

如果海外市場搞起來,比如說海外那麽多土著,怎麽說也得有幾個億人,讓他們一人買一唐元的東西,那就是幾億元的市場啊。

但是現在帝國的全球本土化政策,卻是並沒有把重心放在擴展這些市場上。

說到底,還是大唐的海外政策,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的海外政策截然不同而導致的。

大唐追求的是領土,歐洲人追求的是利益,這兩者是牛馬不相及,甚至是背道而馳的東西。

不過經濟方面的事,雖然有些無法理解,但是李暠也是知道父皇有一個統一全球的夢想,誰要是攔著父皇實現這個夢想,父皇就會毫不猶豫的把他扔進太平洋喂魚。

所以哪怕他是太子,也絕對不會輕易的對全球本土化政策提出異議。

要不然的話,他估計著自己的太子之位要坐不穩。

所以雖然全球本土化政策所造成的經濟影響,他雖然不理解,但是也能接受。

然而有一點他無法接受的就是,那幾個藩王在海外的權力太大了。

如果願意的話,其實他寧願讓這幾個兄弟全部都待在金陵城,而不是分封到海外領地,而且還擁有實權的分封。

李軒分封的藩王,權力雖然所有限制,但還是不小。

其封地俸祿就不說了,所有貴族都有,藩王無非就是封地面積大一些,封地俸祿多一些,私人領地多一些而已。

但是藩王還擁有軍權,雖然之後一個王府護衛隊,額定人數為三千人。

但是幾乎所有皇子的王府護衛隊,都是清一色的精銳,放在海外領地裏,那可是相當可觀的軍事力量。

此外,藩王在地方看似沒有政務權力,但是哪怕是依靠藩王的政治影響力,也能夠輕易的左右封地官員的任命。

這手握錢財、軍隊、政務影響力,現在大唐的藩王在海外領地,實權還是非常大的,要不然那幾個就藩的皇子也不會一個個開開心心的跑去海外就藩了。

說不準就會和前明的那些藩王們一樣,想方設法都要賴在京師,在京師待久一點呢。

如今父皇在世,這些藩王們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給他們一百個膽子也不敢亂來。

但是父皇百年之後呢?

自己繼位之後,那些兄弟們還會老老實實的當一個普通藩王嗎?

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在北美洲就藩,恐怕一聽聞父皇駕崩的消息就會立即擴軍,然後實際掌控整個封地。

哪怕是沒有造反之心,但是也得防著新皇帝削藩啊!

自己都這麽想了,其他兄弟難道就不會這麽想?

李暠覺得不太可能。

大家都不傻!

哪怕是他們傻,但是他們身邊的謀臣不傻!

就藩北海省的皇長子李欻,其位於大阪的齊王府內,有食客五百,不少野心勃勃,在他李暠這裏沒找到機會的人都投到了那邊去。

就等著他李暠死,然後好爭奪帝位呢。

一想到自己繼位後的藩王問題,他就睡不好覺。

有時候看向李軒的眼神都是帶著幽怨!

好歹我也是父皇您親自選的皇儲,這麽坑我好嗎?

不過他也知道這並不是父皇對他不滿,相反,他知道父皇對自己挺滿意的,要不然這些年也不會逐步放權讓他處理部分政務了。

這些年來,他基本把所有軍政機構都轉了一圈,甚至還跑到了中亞那邊視察代替天子視察前線部隊。

而最近幾年,他更是知道父皇已經是開始提拔和他走的比較親近的軍方將領了,雖然都是一些校官,準將少將,在軍方內也是屬於邊緣角色。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軍隊裏屬於其他皇子派系的將領,可都是被壓著無法動彈呢。

這一比較,就知道父皇還是看重他的,還是在培養他的。

還是在一步一步把替他鋪路!

但是,父皇讓自己繼承帝國的皇位,卻是又搞出一堆藩王來動搖帝國的根本,這讓他看不懂!